贵州中西部地区洞穴沉积物元素比值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贵州中西部地区的郑家洞、石将军洞和织金洞三个洞穴水样和碳酸钙沉积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石将军洞的两根鹅管的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和元素比值(Mg/Ca,Sr/Ca,Mg/Sr)。得出三个洞穴的洞穴水Mg/Sr比平均值分别为1278±411、1155±207、14.0±2.7,安顺洞穴的水样富Mg贫Sr,与织金洞的相反,一方面可能与围岩组成的差别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洞穴地表的植被和土壤覆盖有关。通过织金洞洞穴水和现代碳酸钙沉积物中Sr/Ca比值,计算出KSr值为0.04~0.134,平均值为0.073±0.035;KMg平均值为0.021±0.010,这些结果对今后利用石笋Mg/Sr比值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石将军洞鹅管SJJ-5,SJJ-6的Mg,Sr含量变化呈反相关关系,Ba,Sr含量呈正相关关系,Fe,Mn的含量变化一致,Mg/Ca、Mg/Sr比值变化受Mg含量的控制,Sr/Ca比值受到鹅管中Sr含量的影响。两根鹅管中的Mg/Sr比值都出现了突变,且变幅比较大,这种变化可能不是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的,有可能是由于外界地表土壤和植被的变化所致。鹅管SJJ-5,SJJ-6的Mg/Sr比值与δ13C,δ18O的变化呈相反关系,δ18O偏轻即降水量增加时期,δ13C也随之偏轻,Mg/Sr比值增加,可能该时期为暖湿气候,反之则为冷干型气候。根据元素比值和δ13C,δ18O的变化特征,推测SJJ-5沉积时期的气候为暖湿、冷干交替出现;SJJ-6的,δ18O、δ13C值逐渐偏重,说明该鹅管沉积时期的降水量从老到新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植被也随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Mg/Sr比值呈逐步减小的特征,说明Mg/Sr比值能响应外界环境变化。两根鹅管的Mg/Ca、Sr/Ca和Mg/Sr比值与从该洞穴采集的石笋顶部沉积物的相近,可见它们沉积时段具有相似性。鹅管SJJ-5与现代洞穴滴水的Mg/Ca,Sr/Ca比值计算的KMg、KSr平均值分别为0.00547±0.00629,1.751±0.271,鹅管SJJ-6的KMg、KSr平均值分别是0.00202±0.00304,1.731±0.173。两根鹅管的KSr值与现代沉积物的KSr值相差甚远,但与石将军洞石笋顶部沉积物的KSr值非常接近,说明石将军洞内采集的样品都不是现代沉积物。通过分析贵州中西部地区洞穴堆积物以及水系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Mg/Ca,Sr/Ca,Mg/Sr比值,计算出石将军洞洞穴沉积物的KMg、KSr值,并把石将军洞洞穴沉积物元素比值与δ13C,δ18O的变化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贵州中西部地区的地表环境如气候,植被等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洞穴沉积物的元素比值中得到很好的反映,因此洞穴沉积物的元素比值可以作为研究贵州中西部地区古环境演变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初中英语所延续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以讲授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培养。新课改提倡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是初中英语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语篇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等的重要方式。文章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
本文应用水文及水力学计算、地形资料分析对比、傅氏变换的低通滤波和谱分析、一元线性回归、一维数学模型等理论,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现代与历史相对比的方法,研
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高光谱数据及其包含的光谱特征信息可以反映出土壤样品理化特性以及机械组成。相较于传统的土壤类型研究方法,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土壤类型识别研究更加高效
通过对内蒙古半干旱区柒盖淖尔、哈素海子、腾格日淖尔、红碱淖和桃日木海子5个湖的6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和6个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且比较湖泊表层样和表土样的现代花粉谱,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我国内陆湖泊正面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国家“三湖三河”(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和滇池)重点治理工程之一的滇池,更是遭受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藻类水华,给当地的饮水、农业灌溉、渔业养殖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地对藻类水华进行长时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目前正面临着跨界冲突及区域协调的严峻挑战,区域发展的种种重大问题、冲突和矛盾在“行政区-跨界冲突-区域协调”这一主题下交织与渗透,使跨界的稳
从1880年到2012年,地球的地表温度升高了0.85℃。20世纪地球表面温度平均上升0.75℃。1975-2010年间,陆地温度上升速率为0.30℃/10a,是海洋温度上升速率(0.12℃/10a)的2倍多。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