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白山猪苓的矿物元素与主要药效成分对其产地判别模型的初步比较分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苓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如陕西、山西、四川、云南等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为主要分布区。我国学者对于猪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猪苓的栽培、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分析到猪苓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等方向上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对于猪苓产地溯源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旨在通过利用矿物元素结合主要药效成分对长白山猪苓进行产地溯源,建立长白山猪苓的产地溯源模型,为进一步对长白山猪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1.通过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菌核中矿物元素进行测定,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在测定的22种矿物元素从中筛选出Ca、Co、Cr、Mn共4种矿物元素作为特异性指标建立判别模型,该判别模型对于长白山地区猪苓产地溯源的结果中,对于原始分类(根据采集地点对猪苓菌核进行分类)的判别准确率为71.9%,对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为42.1%。2.通过对于长白山地区猪苓产地土壤中矿物元素进行测定,从测定的22种矿物元素中筛选出Ca、Co、Cu、Fe、K、Mg、Na、Ni、V共9种矿物元素作为特异性指标建立长白山猪苓产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判别模型,该模型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的结果中,对原始分类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对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为94.7%,满足产地溯源的要求。3.利用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两种主要药效成分结合矿物元素建立判别模型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结果表明,多种指标联合建立判别模型对于长白山地区猪苓产地溯源的结果比单一矿物元素指标的结果更准确,利用多种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是可行的,基于长白山猪苓菌核中矿物元素成分结合主要药效成分建立的判别模型对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对原始分类的判别准确率为84.2%,对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为70.2%。基于长白山猪苓产地土壤中矿物元素成分结合主要药效成分建立的判别模型对于长白山地区猪苓进行产地溯源分析,对于原始分类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对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为98.2%,矿物元素与主要药效成分相结合建立的判别模型比单一矿物元素指标建立的判别模型更准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为黄芪优质药材商品子洲黄芪的精准产地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陕西子洲及山西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蒙古黄芪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HPLC-PDA)测定黄芪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基于0.7~1.0 cm直径段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和
<正>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采集高质量的血液标本。而影响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很多,又很容易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忽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采集到一份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的高质量的血液标本。1建立标准的采血室,健全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1.1建立符合卫生标准的采血室
越橘因富含花青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和保护视力等生理活性以及显著的保健功效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以越橘优良品种Drapper一年生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模型,分析了不同水肥处理下越橘的生长、生理特性和各因子主效应及耦合效应的影响。目的在于探究水肥耦合对越橘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机制,并确立最优的水肥组合,为推广越橘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数
<正>随着建筑行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掌握良好的建筑英语能力成为新时期建筑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文本翻译角度来看,建筑英语作为一种信息型文本,具有一定科技性与客观性。做好建筑文本翻译工作,不仅是推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向外界展示我国建筑水平的有效路径,也是提升建筑科技水平,学习国外优质建筑经验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基于英汉语言对比视角,深入分析建筑文本翻译理论与实践策略,以便翻译工作的有效应用。
期刊
<正>5月26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召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暨新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兄弟院校对口专家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校党委书记肖湘愚,教务处、人文与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中文系全体教师参会。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林铁主持会议。肖湘愚指出,学校新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根植湖湘文化,突出财经特色,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培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新闻
期刊
中国汉语言文字中蕴含较为丰富的纺织技术信息,并以其社会功能对纺织技术加以记录、传承,刺激传统纺织的创新驱动,也在此过程中实现汉语言文字自身的演变。以汉语言为视角梳理传统丝织工艺的发展工序,整理出汉语言与丝织技术复杂的互动关系,并对汉语言与丝织技艺的当代价值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对传统技术的创新传承,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语言文化体系的发展演变,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技术故事体现出的当代价值。文章以与纺织相关
目的 探究成年人视网膜动脉硬化与全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时自愿接受眼科检查的广州市公职人员9 361例,所有受检者均询问既往眼科和内科病史并记录、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六项、血尿酸等。所有受检者均在暗室环境下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对其进行双眼眼底彩照拍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4名眼科医师对眼底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检测探讨其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诊断试验设计,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检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以中性粒细胞CD64阳性细胞的百分率(%)表示;对拟诊脓毒症87例成人患者入组时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ROC曲线确定中性粒细胞CD64诊断脓毒症最佳截断点及准确性,
会议
该研究以英语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其二语学习的动机情况,旨在运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探究英语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差异及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二语学习经历与预期努力的相关性。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在总体上显著强于汉语言专业学生。两专业学生在二语学习经历方面的动机差异最为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