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甲醛为研究对象,MTT法建立适应性反应模型并用流式细胞术验证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剂量毒物刺激及适应性反应过程中PARP-1与其相关因子DNA-PK、ATM、P53、NF-кB的表达改变,验证PARP-1被低剂量毒物激活,促进断裂DNA的修复,从而使细胞对继后大剂量毒物攻击产生耐受的机制,初步探讨PARP-1与其相关因子在适应性反应过程中的可能联系,为研究PARP-1在低剂量ECPs接触时参与应激/适应过程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1.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功能,建立适应模型,确定实验分组:采用噻唑蓝颜色反应法(MTT法)略为改进。做出甲醛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选用无毒性浓度作为预处理剂量(D1),IC50左右的浓度作为攻击剂量(D2),建立低剂量甲醛诱导MRC-5细胞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模型。另外,在低剂量甲醛预处理后加入PARP-1抑制剂PJ34(5μM),看其是否抑制MRC-5细胞对高剂量甲醛致DNA断裂的适应现象。最后确定实验分组为:对照组、D1组、D2组、D1+D2组、D1+PJ34组、D1+PJ34+D2组。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验证所建立的适应模型:培养MRC-5至对数生长期,按所建立的适应模型分组处理后,2.5mg/L胰蛋白酶消化收集各组细胞,用AnnexinVFITC/PI复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变化情况,验证MTT法所建立的适应模型。3.Realtime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PARP-1及其相关因子DNA-PK、NF-KB、P53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