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织物的PANI/Cu复合膜的构建及在电磁屏蔽织物上的应用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先开发的电磁屏蔽织物主要是利用金属纤维混纺或是将金属离子化学或电化学镀到织物表面,但由于存在金属与非金属底材的相容性差,附着强度低;金属质量大,且使得织物较硬,涂层易脱落,会发生尖端放电和刺人现象等问题,因此人们把目光放到有机物上试图解决金属导电织物的弊端。导电高分子与普通织物相结合,不仅可以制备出具有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等功能的功能型纺织品,而且利用织物本身独特的柔韧性,可以在改变基质形状的基础上保证表面聚苯胺膜的完整性和导电性,两者复合所得的新型织物可实现材料的多元化、智能化,提升织物的品质和服用性能。本文在涤纶表面制备导电高分子和金属复合镀层,并对复合镀工艺和性能研究,以提高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性能、抗氧化性能及耐酸碱性能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经涤纶碱减量后用原位聚合法在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表面合成导电聚苯胺,并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各因素对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的导电能力,设计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最佳合成条件下的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涤纶表面成功合成了聚苯胺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苯胺浓度2.5mol/L,吸附温度60℃,吸附剂浴比1:100,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0.6mol/L,盐酸浓度为0.625mol/L,轧液率80%,氧化剂浸没时间为4s,氧化剂浴比1:50。但聚苯胺的导电机理限制了其导电能力,因此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较低。(2)用超支化聚酰胺-胺/Ag+对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进行活化处理,在其表面化学镀铜,并探讨影响复合织物表面化学镀铜的影响因素。确定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表面化学镀铜最佳工艺是:硫酸铜浓度20g/L,硫酸镍浓度2g/L,酒石酸钠浓度90g/L,甲醛浓度10mL/L,氢氧化钠浓度14g/L。化学镀过程中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5min。对制备的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进行表面形貌分析、热稳定分析、耐摩擦性分析和电磁屏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铜粒子能均匀包覆纤维表面,复合织物导电性好,电磁屏蔽能力最高可达130dB。(3)对比铜/涤纶和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磁屏蔽效能等测试,结果显示PANI作中间层可使铜粒径明显降低,热稳定性和耐摩擦性等性能均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它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因此迅速成为实际应用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中储能元件的首选对象。本文在对锂离子电池电
蚜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长期以来,对蚜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境友好的、具有选择性的新型植物源杀蚜剂日益受
高纯硫酸锰生产的核心技术是钙、镁、钾、钠等杂质离子与锰离子的高效分离问题。综述了高纯硫酸锰生产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包括电解金属生产法,氟化物除钙镁法,重结晶法,硫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因其设计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而受到厂家的青睐。本文以获得优质面制品膨化产品为目的,以挤出理论为依据,设计制造了单螺杆挤压膨化样机,采用数值
《北平无战事》近期在各大卫视热播,电视剧以1948年的古都北平为背景,围绕国民党内部的贪腐案件,真实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再现了当年那段波谲云诡
报纸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较慢,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支持,稳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从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越来越多的食品种类被不断
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中国的经济由于受到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年GDP升幅均达到8%以上。但在传统关税壁垒日益退化的今天,中国的出口贸
传统化石能源紧缺、环境危机、集中式供电模式下的局限性等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混合能源系统。区别于一般分布式供电系统,混合能源系统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通过系统内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大粒车前子多糖溶液流变性质、溶液构象、抗氧化活性、体外免疫活性、改善结肠炎症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功率300 w,频率20 kHz的超声波对10 mg/ml大粒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