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视角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从正规渠道获得间接融资的成本逐渐上升,导致影子银行业务近年来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达53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加近30%1。不同于国外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主,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一般以理财业务、委托贷款业务、同业借贷业务为主。虽然系统重要性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期限结构更加复杂,影子银行业务收益率不确定性提升,从而加剧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理清利率市场化程度、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三者间的关系,有利于降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护我国银行业稳定发展。  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内涵以及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并对文献进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空白。其次,本文分析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要风险,回顾了利率市场化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再次,本文依据银监会制定的指标体系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并遵循国务院文件对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从事的主要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2006-2015年13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季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和银行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推高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水平,且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业务规模的扩大是风险传导的主要途径。基于本文结论,提出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经营和鼓励系统重要性银行适度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是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