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效应与工作能力的调查,寻找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的因素,探讨职业紧张效应与工作能力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3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效应和工作能力的调查,其中对220人做生理机能检查,对191人做实验室研究。结果: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低于全国平均成人水平,各种心理症状表现明显,不同民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差异显著;短工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好于长工龄教师;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好于高中和小学教师;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好于语文和英语教师;无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好于兼职教师;高学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好于低学历教师。初中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高中和小学教师;数学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其他科目教师;兼职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无兼职教师;高学历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低学历教师。女教师的缺勤率高于男教师,初中、高中教师的缺勤率高于小学教师,大中专教师的缺勤率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 女教师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高于男教师;不同民族教师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不同;长工龄教师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高于短工龄教师;高中教师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高于小学与初中教师。男教师的反应灵敏度、运动灵敏度低于女教师;长工龄教师反应灵敏度、运动灵敏度低于短工龄教师;高中教师的反应灵敏度和运动灵敏度低于小学和初中教师;物理和化学教师的反应灵敏度、运动灵敏度低于其他科目教师。男教师的高血压构成比高于女教师,小学和高中教师的高血糖和高血脂构成比高于初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