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受到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研究者已从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很多产絮凝剂微生物,其中Rhodococcus erythroplis S-1、Bacillus sp. A-9及Aspergillus AJ7002等皆能产生具较好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但是,微生物絮凝剂的成本还很高,关于其絮凝机理、及其培养条件研究还很不深入,尤其是关于其生理、毒性的研究还几乎没有。这些都阻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 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微生物絮凝剂的成本构成基础上,以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及产出率为基本原则,以降低成本为基本导向,对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并找到了较为廉价的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养料。为了对产絮凝剂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其致病性有较全面的认识,论文中对产絮凝剂微生物进行了鉴定。另外,作为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的肯定,进行了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室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微生物样品来源中筛选出产絮凝剂微生物:从活性污泥及土壤中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絮凝率>90%)的微生物5株(MB6-3、MB5-11、MB6-5、MB6-42及MB6-12);(2)产絮凝剂微生物的优化培养:从筛选出的微生物中挑选具有优良絮凝活性、较具代表性的产絮凝剂微生物MB6-3、MB6-5及MB5-11,对其生长繁殖及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及絮凝剂的产率。经比较,基于MB6-3培养条件粗放、絮凝活性最好及性能稳定,选定其作为进行深入研究的微生物;(3)产絮凝剂微生物的鉴定:通过MB6-3的近20种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测定分析,对MB6-3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MB6-3为气微菌属细菌(Aeromicobium sp.);(4)微生物絮凝剂物理化学性质研究:通过对MB6-3所产絮凝剂的提纯及成份分析,确定其为MB6-3代谢过程中分泌的胞外高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含大量的—OH及COO~-基团,多糖含量占88.7%;絮凝剂的亲水性研究表明MBF6-3在絮凝过程中不改变胶体的亲水性能;胶体的Zeta电位的测定分析表明,MBF6-3在弱酸性水中荷负电,在絮凝过程中可改变胶体颗粒的表面电位。由于MBF6-3的以上特征,推断其絮凝机理主要为吸附架桥作用。(5)MBF6-3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室研究:研究表明,该微生物絮凝剂不但能用于处理SS较多的废水,还能用于处理SS较少的废水(如:可口可乐废水)。(6)MB6-3廉价养料的研究:通过利用白砂糖作为MB6-3的碳源的研究表明,酵母膏的加入可增强MB6-3的生长繁殖能力,但对其絮凝剂的絮凝活性没改进。硫酸镁可使微生物MB6-3絮凝活性增强。利用甘蔗汁作为MB6-3养料的研究表明,MB6-3可直接利用甘蔗汁作为养料生产具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从而为MB6-3找到了一种较为廉价的养料,大大降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低了MBF6一3的成本。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产絮凝剂微生物及其培养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