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发展是国家高科技技术进步和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和体现。3-UPU型并联机器人具备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有较好的刚度和承重能力、控制精度准确、动作迅速等优点。本课题设计了一种气动3-UPU型并联机器人,其具有维护方便、环保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首先,对气动3-UPU型并联机器人加载控制系统所需的三维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流量比例阀及气缸进行选型;根据
【基金项目】
: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CIT&TCD2018040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发展是国家高科技技术进步和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和体现。3-UPU型并联机器人具备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有较好的刚度和承重能力、控制精度准确、动作迅速等优点。本课题设计了一种气动3-UPU型并联机器人,其具有维护方便、环保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首先,对气动3-UPU型并联机器人加载控制系统所需的三维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流量比例阀及气缸进行选型;根据功能需求完成万向铰、动平台、静平台及相关连接件的机械结构设计并进行3-UPU型并联机器人加载控制系统样机实验平台搭建;对3-UPU型并联机器人机器人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求解加载正解及逆解。其次,通过对流量比例阀的阀口气体流量方程,气缸气体质量流量变化方程及气缸内部活塞的力平衡方程进行推导整理,构建了流量比例阀-气缸的三阶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实现机器人的加载控制奠定基础。再次,由于气动伺服系统具有强非线性,采用增量PID算法进行加载控制难以取得优良的控制效果。借助神经网络强大的处理非线性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设计单神经元PID自适应加载控制器和单神经元PID模型参考自适应加载控制器,进行加载控制仿真,并与增量PID加载控制器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显示,两种加载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都优于增量PID加载控制器。最后,通过搭建的气动3-UPU型并联机器人加载控制系统样机实验平台,对传统PID加载控制器和单神经元PID自适应加载控制器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自适应加载控制器在阶跃响应实验中的响应速度更快,稳态误差减少1.67N;在进行正弦响应实验时,幅值衰减减小5%和相位滞后减少3.5%。
其他文献
在危化品行业相关领域中,危化品仓储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直接关系城市安全、生产安全。传统的危化品监管方式以视频监控、人工监管为主,然而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存在着监控摄像头视野有限、仓库堆垛物品遮挡视野等问题,这使得危化品仓库安全监管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解决现存的危化品仓库安全监管问题,实现危化品仓库货物存放距离的智能安全检测,本文结合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开展库内大场景三维重建技术研
本文从降低能量数量与品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建筑物墙体保温厚度的优化问题。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数量与品位的墙体保温厚度的新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墙体的保温改造技术与热电厂乏汽的余热回收改造技术,二者技术结合的关键是集中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的变化。墙体保温厚度的增加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热损失,集中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也会降低。供回水温度的降低为热电厂乏汽余热的回收创造了
随着港机生产制造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成为保障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国内在焊缝质量检测方面过度依赖人力,导致生产效率低、评价标准不够准确等问题。运用机器人完成焊缝缺陷质量检测的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难点对基于视觉的焊缝定位与缺陷识别机器人系统进行研究。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质检系统存在三大技术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焊缝定位与缺陷识别的图像处理系统、搭载工业相机的机器人定位系
化工行业的安全尤其是存储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15年“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2018年“张家口11.28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3.21江苏响水爆炸事故”等近些年频繁发生的重特大危化品存储安全事故,表明当前我国危化品存储在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问题中库内火灾监控和预警的关键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库内火灾火焰信息特征提取和测距定位。在充分
随着2019-n CoV在中国范围内爆发,给世人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医疗体系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病毒爆发伊始,医护人员仍采用传统手推车的方式转运重症患者,无疑给医患人员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设计一款具有良好安全性、舒适性和自主性的重症患者转运机器人,并对移动底盘的高精度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明确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转运过程的分析,确定机器人的相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供能稳定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人工造缝,构建地下人工热交换系统是增强干热岩采热能力的关键。然而,干热岩储层温度较高且地应力各向异性强,形成的人工裂缝结构往往较为单一,通过暂堵转向压裂提高缝网复杂程度成为最具潜力的采热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针对高温作用下干热岩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少,温度对
微型热管性能高效,几何结构形貌多样。如何进行微型热管的选型和结构优化是工程实际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结构的微型热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对比同一类型微型热管结构工作参数变化或结构改进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对比不同种类微型热管结构的性能,所以本文选取已有文献中传热性能佳且运行稳定的波形脉动热管、径向脉动热管和微槽平板热管三种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三维非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生物质气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因其高效、节能以及环保等特点得到各国的大力支持。目前,生物质气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已经运用到许多建筑中,然而科学、正确的评价是推动系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本论文以中国北京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案例研究。以天然气三联供系统为参考系统,研究基于不同运行模式下生物质气化冷热电联供三联
本文分别从经济角度和环境角度,基于实际运行参数(实际运行供水温度、实际运行回水温度)建立了优化直埋供热双管保温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直埋供热双管的经济保温厚度和环境保温厚度的模型求解结果。具体内容包含以下4个方面:(1)给出了直埋供热双管的保温材料年费用和热损失年费用的计算方法,基于年总费用建立了直埋供热双管的经济保温厚度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求解数学模型。(2)引入了生态指标(
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是目前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效的催化降解材料和能源材料的研发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特性以及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aerogel,GA)的优良特性,GA-半导体光催化剂可视为一种理想的环境修复的材料。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石墨烯气凝胶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还很少涉及。因此,本论文以石墨烯气凝胶的可控合成为基础,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可见光光催化剂(硫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