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扶贫方式不断被引入,比如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文化扶贫等等,中央政府还深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精准脱贫的指导性文件和法规,2017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一刻都不能放松,且更加注重从思想上脱贫。笔者有幸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当中,在这过程当中见证了很多特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也见过一些“懒汉”思想沉沦,等待救济,这些“懒汉”从思想上不想“脱贫”的情况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笔者在乡镇工作几年中,认识到国家在脱贫攻坚中的政策越来越全面,也越来越丰富,驻村工作队也越来越专业。而社会工作者出于专业素质能力,在工作中时刻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在脱贫攻坚中也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在这种理念下弘扬正能量,激励特困群众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支持特困群众摆脱贫困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本文从优势视角的角度探讨了特困群体的个案实务案例研究,结合实际对涉及的情况进行研究。文中涉及的个案对象正是笔者所在镇的贫困对象,在这个个案研究当中,笔者对自己实际经历的案例用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进行全面分析,在个案实务工作中引入优势视角理论让特困群众主动参与到精准脱贫工作当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次访谈让特困群众在精准脱贫中了解自己,摆脱等待思想,最终积极配合主动脱贫。总结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主要面临着趋向行政化,走过场,通过物质堆积来表面上暂时让特困群众假象富裕。并且在精准扶贫新领域中之前的工作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对社会工作者在精准脱贫的介入中更好的为了特困群众服务提出了通过完善走访形式保障服务多样性,通过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有效性,通过和当地政府合作,循序渐进保障全面性,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保障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建议。期望为社会工作有关专业工作方法服务特困群众提供一些可行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