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报人群体特征和产生动因分析——以百余名著名的新式报人为例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可是在长达1200年的历史发展中,古代从事与报纸有关的人员没有演变成具有近代意义上的报人。具有近代意义上的报人的产生是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中,因为此时的报纸与延续了千年的“官报”在形式和作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事报业的人员也与古代报纸的从业人员有较大的不同。这群从事报业的人员是在西学东渐和社会历史变革的浪潮下,被科举制度所抛弃的近代知识分子。新式报人具有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世界和传统士子情怀,他们将报纸视为生存、生活和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同时自身也在报业的发展中不断的成长。作为新的职业群体,新式报人不但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也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查阅史料,以一部分新式报人为样本,利用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这群新式报人的总体特征、产生动因和对中国社会及新闻事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媒介事件是通过大众媒介构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能够聚拢众多的媒体和广泛的受众参与到事件当中。在世界和平与跨文化交流的传播语境下,媒介事件本身显示出了它促进或阻
学位
同性恋,伴随着中华文化,浩浩汤汤一路延续了数千年。从古至今,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又反复的过程。长期以来,同性恋始终以“病态”的
期刊
受到互联网侵入式渗透的影响,作为“网生一代”的儿童受众所受到的网络媒介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不断增长,且向低龄人群渗透的趋势明显。而在此时代背景下,众多的
本文以民国时期重庆北碚地区的一家乡村报纸——《嘉陵江日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进程分析,研究《嘉陵江日报》这一乡村实验改革中有重要价值的媒介载体。
1990年代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在1990年代大众文化和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电视纪录片表现出既追随商业又渴望独立的不同创作立场,无论是体制内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