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高丽朝赋系统梳理,用文献研究法对李奎报、李穑赋与中国赋中某些经典赋作进行仔细研读,运用比较研究法和逻辑梳理法分析出二李赋对中国赋的借鉴与发展之处。正文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丽朝赋起源和发展作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从时代背景和创作理念角度出发,探寻二李的思想世界;第三部分分析二李赋在文体、题材、艺术表现手法三方面对中国赋的借鉴与承袭之处;第四部分从作家自身特点、士人精神以及高丽朝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丽朝赋对中国赋的异化和发展。高丽朝赋是朝鲜宝贵的历史文学遗产,也是中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有力证明。高丽赋的产生于中朝古代文化典籍交流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文选》、《汉书》等典籍的影响更为巨大。高丽朝涌现出大批赋家,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及科举制度的影响下,结合自身的民族特点,创作了大量的赋。这些赋内容丰富、风格自由,堪称朝鲜古代汉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李奎报、李穑是高丽朝两位十分重要的赋家,虽然他们并不专攻赋这一文体,但他们的赋作从数量上、质量上都在高丽朝赋史上具有代表性。二李赋对中国赋的借鉴之处主要从文体、题材、表现手法三方面进行考察。赋是中国独有的文体,高丽朝赋的创作一定离不开对中国赋得借鉴与模拟,在文体上,二李赋具有汉大赋遗风和南北朝抒情小贼精魂,既有铺排的气势,又有浓郁的感情;在题材上,二李赋也不外乎是人言可畏、梦境描写、昆虫对比、器皿描写、齐生死外荣辱、忧患、饯别送行等传统题材的应用;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主客问答、化用典故、妙用修辞为二李赋技巧、意蕴和感染力增色不少。二李赋对中国赋得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在高丽朝所处时代背景下,窥知二李“忧”这一浓重情绪的根源;通过与同时代中国教诫赋的对比,发现教诫中的生趣所在;在追求现实的圆满性上分析梦境更加奇幻的原因,以上三点为思想内容深化的表现;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则体现在艺术真实性追求“得实”与艺术风格典雅清丽两方面。研究李奎报李穑赋作,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研究朝鲜的文学作品,这样就可以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找到曾经留在高丽朝作家身上的印记,再从他们自己的文学中比较出文学交流的意义所在,同时也为高丽朝赋这一文体的深度发掘提供可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