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过大,多次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千股跌停”局面。2015年6月15日以来伴随着大盘急挫,经历了从"疯牛"到"股灾"的震荡。资本市场上频繁出现股价“暴涨暴跌”现象,这对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加剧了盲目投机行为。2017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防范重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有效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已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司管理层出于自利考虑,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囤积负面信息,待坏消息隐藏到一定程度,最终向市场透露时,必定会引发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第一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或发挥对管理层的“监督效应”,或与管理层合谋,共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股权激励下,管理层或能在“激励效应”下,降低事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或发挥“壕沟效应”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股权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决定着公司各个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动机,决定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否发挥治理作用,影响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因此本文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的影响。从理论方面,系统地梳理了相关文献,并以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股权结构“量”的角度阐述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从股权结构“质”的角度阐述了管理层持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并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实证方面,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剔除部分样本后得到5825个观测值,运用Excel和Stata14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回归分析等,得到以下结论:(1)股权越集中,能够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抑制管理层的捂盘行为,减少负面消息的积累,公司未来股价崩盘的可能性越小;(2)管理层持股、股权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是我国公司股价崩盘的催化剂;(3)从信息不对称程度角度,发现股权结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程度在会计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更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两者关系在研发费用高、分析师关注度低的公司更明显。本文进一步同时考虑股权机构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因素,将其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股权集中度的提高缓解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改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对发挥股权结构的治理作用,防范公司未来股价崩盘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录、测井及薄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岩心识别,开展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清一段沉积相类型的研究。本次研究识别出泥岩颜色、岩性、砂岩岩石学、粒度特征及沉积构
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中,自杀行为是被描摹和言说的对象,本文试图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达洛维夫人》为例,对现代小说文本中的自杀叙事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进入文学文本的
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二者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力量。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进入生产过程,才会转化为现实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BS105型颚式破碎机动颚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两种结构形式动颚的强度计算,探讨动颚面板开孔与否对动颚整体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
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文化中存在与发展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温州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温州历史上形成的“通商惠工”、“义利并重”的区域文化有着深层次联系。在温州民营
报纸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应用的日益广泛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要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收入,全面建设小
在实施场桥调度方案时,总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干扰因素使得原先的方案不能正常实行。对此,提出一种在滚动窗口策略下处理不确定干扰因素的场桥调度方案,即当出现干扰时,触发窗口再调
<正>汽车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以上海来说,近年来市内污染企业基本都经过改造搬迁出市区。现在市内污染的两大来源,一是生活垃圾,另一个
针对舰船轴频电场防护不能完全消除轴频电场信号问题,提出了旋转直流电偶极子的建模,对螺旋桨表面极化带电粒子随着螺旋桨旋转产生感应电场进行计算。该模型采用镜像法推导出
随着国际上对通识教育的日益重视和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独立学院非经管类专业学生掌握"适用即可、够用为度"的管理知识显得很有必要,这就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