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报告是笔者口译练习和实践情况的总结,经过思考提出了口译实质是以动态语境为基础的交际活动的观点,认为关联理论明示-推理和强调认知语境的思维方法应成为统领和贯穿口译训练和实战的主线,并通过实战案例和策略加以辅助说明。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提到翻译理论,最先想到也最根深蒂固的是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然而,这一标准本身传承了中文一贯的朦胧意境,内涵丰富深远,但称不上精确严谨,实际运用的难度很大。鉴于笔译与口译虽然仅一字之差,实际操作起来却千差万别,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及早建立起切合实际的口译观,即报告中提倡的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口译,尤其要破除口译是笔译附属品的观念,给予口译独立的地位和同等的重视。因此,基于口译既包含语言因素又包含非语言因素的特点,笔者认为关联理论有效地解答了口译的本质,即以动态语境为基础的实时交际。它打破了传统的忠实准确等标准衡量,避免了使口译活动落入注重文本或雕琢字眼的窠臼。相反,它契合了口译动态、灵活的特点,把言语行为看作语境中的明示-推理交际活动,切合了真实的口译情景,肯定了口译活动中三个参与方(讲话人-口译员-听话人)的作用,对口译策略研究、口译练习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篇报告就是用笔者以及其他职业译者的实例验证了关联理论的有效性,并由此总结了一些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