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与资源缺乏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两大主要难题。在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为突出。堆肥法作为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使之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长久以来在国内外广泛地被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这些有机废弃物的主要有机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在堆肥腐熟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是堆肥发酵腐熟的关键。筛选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并添加到堆肥中,能够有效地达到提高堆肥效率、腐殖化程度和质量的目的。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气温低,周期长,纤维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可再利用的资源,因为降解缓慢而没有被充分利用。筛选高效的低温纤维素降解菌,从根本上提高低温条件下纤维素的降解速度,为复合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验以低温作为筛选条件,农村的自然堆肥作为菌源,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经驯化、分离和纯化,获得纯菌株82株。通过刚果红染色初步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24株。利用温度复筛,最终在最低温5℃筛选出低温纤维素降解菌12株。其中包括细菌3株,命名为X11、X36和X42;真菌5株,命名为Z2、Z3、Z21、Z25和Z27;放线菌4株,命名为F5、F14、F22和F74。利用酶活性的研究,最终确定高效降解菌4株,分别为X11、Z3、Z25和F74,其3种酶活的最大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型株菌,且在整个测量时间段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X11的滤纸酶活力为0.235IU/g,CMC酶活力为0.541IU/g,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0.273IU/g;Z3的滤纸酶活力为0.269IU/g,CMC酶活力为0.564IU/g,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0.271IU/g;Z25的滤纸酶活力为0.232IU/g,CMC酶活力为0.532IU/g,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0.261IU/g;F74的滤纸酶活力为0.321IU/g,CMC酶活力为0.747IU/g,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0.262IU/g。通过菌种鉴定,最终确定细菌X1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真菌Z3和Z25属于枝孢霉菌属(Cladosporium sp.),放线菌F74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利用微生物间存在协同作用,进行拮抗试验,发现菌Z3与F74之间存在拮抗反应,其他菌株之间没有,可以进行混合试验。将不存在拮抗反应的单菌株进行混合,对混合菌的生长情况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混合菌X11F74在第5天达到生长的高峰期,其滤纸酶活力为0.327IU/g,CMC酶活力为1.312IU/g,微晶纤维素酶活力为0.289IU/g,明显优于其他组合,确定为优势菌群。且混合菌X11F74的酶活性明显高于其组成成分中的任意单菌,说明菌X11和F74存在协同作用。混合菌对纤维素的降解较单一菌优势明显。通过单因子变量试验,根据混合菌CMC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确定混合菌产酶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时间为5天,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6,培养温度20℃,接菌量为5%。在最优条件下混合菌的降解率为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