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2015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更是将“绿色化”上升为未来发展的政治任务。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绿色化挑战。因此,实施绿色化经营管理,提升绿色化水平,建立绿色竞争优势是制造企业未来发展的有效方式。企业采取绿色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提高环境和财务绩效的最终结果是使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建立持久的绿色竞争优势。然而,企业的绿色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诸多影响主体和影响因素,有效地识别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更好地实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指导,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因此,本文以污染严重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和识别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文献研读和理论学习界定了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构建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建立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研访谈和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运用区间灰数理论与Decision-Making and Trial Evaluation Laboratory(以下称DEMATEL)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和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政府、企业、行业、市场多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会影响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其中,市场中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认知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强,制造企业绿色品牌及绿色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强;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和环境监管、市场绿色观念及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以及行业内部的环境标准和产业绿色化程度等是影响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长期措施;制造企业内部自身对绿色观念的重视、对绿色资源的整合和积累、对绿色能力提升是影响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结果因素和直接原因,也是短期影响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制造企业的绿色品牌以及绿色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对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也是影响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