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习不仅涉及到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其中。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导致了外语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与社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形成对比。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探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利用教学主要环节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实施教学以及这些情感性处理策略的运用对学习者的情感状况和英语成绩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以奥苏贝尔为代表所提倡的“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理论;详细阐述了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指导下对教学主要环节进行情感性处理的策略。对某高职院校的60名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情感性处理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的情感状态,优化学习者的情感目标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本项研究具有以下实际意义:1.证实了情感性处理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矫正高职英语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教师意识到外语教学中采取情感性处理策略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优化高职英语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情,知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