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外语课堂上的情感资源处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习不仅涉及到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其中。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导致了外语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与社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形成对比。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探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利用教学主要环节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实施教学以及这些情感性处理策略的运用对学习者的情感状况和英语成绩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以奥苏贝尔为代表所提倡的“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理论;详细阐述了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指导下对教学主要环节进行情感性处理的策略。对某高职院校的60名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情感性处理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的情感状态,优化学习者的情感目标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本项研究具有以下实际意义:1.证实了情感性处理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矫正高职英语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教师意识到外语教学中采取情感性处理策略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优化高职英语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情,知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Wilson创立的语用学理论,他们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建立了一个新的交际模式。交际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实际所说的话语,也决定于交际人的一系列语境假定,包括社
学位
《上帝救助孩子》是托妮·莫里森2015年新作,好评如潮。该小说聚焦人物的“童年创伤”,布莱德、布克等黑人童年受到心理创伤,导致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身份混乱,最终影响成年后亲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本主义不断发展以来,Stevick(1976年)和Krashen(1981)发现,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Elaine等人(1989年)和Schinke-liano(199
学位
长期以来,感叹词被学者界定为用来模拟自然声音、表达特定情绪情感的词,并将其视为拟声词的一种。然而,随后的许多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感叹词形成的原因都可笼统地归为对自然声音
连贯是英语写作的重要方面。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人多数的语言学家及教师都将写作中连贯研究的重点放在衔接机制上,譬如语法和词汇衔接,而忽视了从语篇元功能及主位推进模式来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