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6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教育成为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却出现了滑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影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法,结合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选取黑龙江省北部城市的一个乡的农村幼儿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策略。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关情况以及概述了本次研究方法和对象的选择。
第二部分: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幼教机构数量少、办园条件差;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幼儿教师生存环境差,队伍不稳定。
第三部分:分析农村学前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原因包括:基层政府管理不利;幼儿教育经费分配不公平;幼儿教育政策和法规在农村地区得不到落实;家长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
第四部分: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具体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善管理;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形成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