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高校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交织在一起使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强。目前,高校的社会化逐步走向深入,高校已然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民办高校、扩大招生、环境开放、心理压力、网络传播等一系列因素渐渐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新型因子,使高校校园危机呈现频繁化、多样化、复杂化和新型化的特点。例如,近几年发生的药家鑫事件、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河南工业大学食物中毒事件等等。校园危机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不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构成了威胁,还对高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定和改革,有的甚至还给高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由此,校园危机管理已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我们不仅要重视对高校的日常管理,更要重视对危机的提前预防和有效控制。校园危机防控是指国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危机发生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消除危机的隐患,或者在危机来临前做好思想、组织、制度、物资等各种充分准备,以防止危机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损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安排。校园危机防控依据的法律基础主要有:主张公民基本人权即生命权与财产权所依据的宪法,履行行政行为(校园危机防控是国家行政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突发事件预防的子项,属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法以及履行高校的安全保障义务所依据的民法等。本文以校园危机的防控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校园危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危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依法治校的角度探讨校园危机防控的策略。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归纳校园危机的内涵、类型以及与依法治校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研究校园危机防控的意义。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校园危机防控的经验,总结对我国校园危机防控的启示。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校园危机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意识、制度、情绪、沟通、外因等五个方面对校园危机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提出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提出校园危机防控的措施,要建立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形成校园危机防控组织和预警系统,要建立畅通多维的沟通渠道。通过这些措施,将校园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