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长篇小说的精神品格——以《雌性的草地》、《扶桑》、《第九个寡妇》、《陆犯焉识》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从中国到美国,从小说到影视作品,严歌苓这位履历丰富的女性用自己的笔触书写了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一段传奇。对她的研究也随着她的传奇在最近十几年逐渐走向高峰。本文将从严歌苓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并尝试对隐藏在文字下的精神品格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进而发掘出严歌苓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本论文采取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述。第一章对严歌苓作品中包含的母性进行论述。严歌苓的作品中以书写女性居多。她笔下的女性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命运不同,但她们身上都带有母性的光辉。这种母性包含了“受难、宽恕,和对自身毁灭的情愿。”本章节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来展现这种母性,并通过严歌苓对这种母性的书写,发掘其独特的意义,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找寻两性关系的平衡。  第二章论述严歌苓在移民海外后关注的移民的边缘化问题。本章节以作者移民海外后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扶桑》为例,进行文本的细读,通过文本中书写的前后两代移民的生存境遇,展现移民的边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作者书写这种移民被边缘化的境遇进行深层探析,并得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即作者不仅仅在反映历史和现实,而是希望通过这种书写,传达一种东方能够超越西方的民族期望。  第三章将从自由的角度切入严歌苓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在本文作者看来,自由的话题贯穿了严歌苓的创作历程,尤其是在其以文革为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严歌苓对自由书写的背后,是她对个性解放思想的坚守。严歌苓在接受了五四精神的熏陶和西方自由思想的侵染后,将个性解放的思想融入了对文革的书写中。这也成为了严歌苓作品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将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论述。通过对其人生经历的探究,发掘出严歌苓作品之所以会呈现出上述三大精神品格的现实原因。
其他文献
李健吾,以批评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不仅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两部优秀的批评文集。在当时及其后的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乾隆初年、由朝廷组织的一批御用文人和宫廷乐师集体修撰的用昆山腔歌唱的南北曲谱集。它所反映的是清中叶及稍前一段时期,至少可以沿伸到清朝前期近
经常伸长脖子吃树上的叶子,长颈鹿的脖子便越来越长;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肌肉,人的身体便越来越壮。如此类推,人的性器官和性能力会不会也是性生活做得越多,就会越强大发达呢?
在性生活方面许多妻子认为,丈夫应主动与妻子谈论性方面的问题或主动要求房事,否则就是没有男子气,缺乏性欲,甚至不爱她。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性心理和性行为不了解所造成的。因此,妻子对丈夫性活动特点应有基本的了解。    丈夫性欲有时没有妻子强  大部分妇女认为,男性对性生活永远不会满足。的确青春期的男子性欲很强,在这方面也比女子考虑的多。但当他们成家以后,由于工作责任感以及家庭的负担等因素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
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在1930年代的上海这一商业消费文化超常发达、政治丛林杂芜凶险的特定语境中,电影歌词由于官方审查时的忽视
本文以废名的诗学理论和新诗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发现诗论与创作的矛盾入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出现矛盾的原因,以矛盾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探讨废名诗学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