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从中国到美国,从小说到影视作品,严歌苓这位履历丰富的女性用自己的笔触书写了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一段传奇。对她的研究也随着她的传奇在最近十几年逐渐走向高峰。本文将从严歌苓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并尝试对隐藏在文字下的精神品格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进而发掘出严歌苓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本论文采取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述。第一章对严歌苓作品中包含的母性进行论述。严歌苓的作品中以书写女性居多。她笔下的女性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命运不同,但她们身上都带有母性的光辉。这种母性包含了“受难、宽恕,和对自身毁灭的情愿。”本章节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来展现这种母性,并通过严歌苓对这种母性的书写,发掘其独特的意义,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找寻两性关系的平衡。 第二章论述严歌苓在移民海外后关注的移民的边缘化问题。本章节以作者移民海外后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扶桑》为例,进行文本的细读,通过文本中书写的前后两代移民的生存境遇,展现移民的边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作者书写这种移民被边缘化的境遇进行深层探析,并得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即作者不仅仅在反映历史和现实,而是希望通过这种书写,传达一种东方能够超越西方的民族期望。 第三章将从自由的角度切入严歌苓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在本文作者看来,自由的话题贯穿了严歌苓的创作历程,尤其是在其以文革为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严歌苓对自由书写的背后,是她对个性解放思想的坚守。严歌苓在接受了五四精神的熏陶和西方自由思想的侵染后,将个性解放的思想融入了对文革的书写中。这也成为了严歌苓作品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将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论述。通过对其人生经历的探究,发掘出严歌苓作品之所以会呈现出上述三大精神品格的现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