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小流域水资源评价——以开磷集团4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供水项目为例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贫困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但同时也使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贵州丰富的磷、煤资源为我省磷化工、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整合磷、煤资源,加速资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我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兴黔富民,振兴贵州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的必然选择。但由于贵州独特的喀斯特环境,贵州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组成和分布有其独特的特征,如何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研究重点。本论文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金沙县境内偏沿河的水资源量,并根据水资源量和金沙县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对贵州开磷集团新建4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供水项目进行了水资源初步论证,对当地水资源承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水资源评价,明确偏沿河流域的水资源是否能支撑新建项目所需水量,在这些项目建成后是否会使得该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出现不可持续的态势等问题。提出了4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用水建议,力求做到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提前做好工农业生产合理的布局规划,以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使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城市既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已成为污水资源化、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构建低成本、低消耗的表面流或潜流人工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排放的污水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如何高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研制新型的曝气生物滤池轻质过滤材料对各种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
本文以干旱地区城市景观湖-太原市龙潭湖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化研究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从研究对象踏勘调研到湖泊特性分析,从模型建立、数值模拟到方案设计与比较等体系化的技术方
水资源环境系统的时空分布非常复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等各子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为其存储、查询、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
天津作为北方大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年人均占有水量为156m,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6,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0,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的缺水警戒线,属于重度缺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