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417二维条码预处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码技术是随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识别技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用条码在有限的印刷空间内表示更多的信息,二维条码正是为了满足以上需求而出现的。二维条码的种类很多,国外的二维条码技术已经处于应用阶段,而我国还处在研究阶段,PDF417己经通过了我国二维条码国家标准。  本课题的主要的任务是研究PDF417条码图像的预处理算法。用摄像头采集到含有二维条码的图像后,在PC机上经过边缘处理、切割、二值化、旋转等预处理过程后,为后面实现准确无误的解码打下基础。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来源和PDF417条码知识背景,接着介绍了PDF417条码图像的预处理流程和条码结构、编码原理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DF417条码图像的边缘处理过程,通过分析Robert、Sobel、Prewitt和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效果和抗噪声能力,最后选用Canny算子检测方法来对二值化后的条码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把边缘处理后的图像向水平和垂直方向投影,得到图像的边界坐标值,代入切割程序进而完成图像的切割过程。然后对切割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详细比较了一维最大熵法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并对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改善,经多次测试,可证明改善后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对 PDF417条码图像的二值化处理效果极佳。最后对本课题论述的预处理算法进行了解码测试,并介绍了几个算法的具体代码实现。  通过本文的详细论述和一系列的验证工作,可以充分证明本课题所研究的预处理算法的有效性。由摄像头采集到的PDF417条码图像经过本课题所论述的预处理过程之后,即可由解码软件准确无误地将其中包含的文本信息提取出来。
其他文献
传统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是通过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一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二维离散小波变换不能充分利用图像本身的特性。方向提升小波变换能够更好地利
以Tr?ger base(TB)和磺化度为20%的磺化聚砜(SPSF)为共混材料,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乙二醇单甲醚(EGM)为致孔剂,去离子水为凝固浴,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问题显得愈发重要和突出,它直接威胁到国防及许多重要的经济领域,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传统的加密
以新型填料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异养脱硫细菌蜡状芽孢杆菌ZJNB-B3接种到含活性污泥和LEVAPOR新型填料的小试曝气液体反应器,研究此菌在活性污泥及在填料生
当前IPTV产业在国内外快速发展。由于IPTV系统采用了服务器—客户端的C/S网络模式,处于不对等位置的普通用户之间不能够自由平等地进行资源交互,用户的自由受到了一定限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