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保膀胱治疗与膀胱根治术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联保膀胱治疗(trimodal therapy,TMT)的基本治疗模式为最大程度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 URBT)+联合放疗+增敏化疗,其优势在于保留了患者的膀胱功能,使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生存体验,是一种有效的膀胱保存手段。本荟萃分析旨在比较三联疗法(TMT)和膀胱根治术(radical cystectomy,RC)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差异,评价两种治疗方式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以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至2020年12月的相关研究。评估的主要结果指标是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 S)、复发率及风险比(hazard ratio,HR)生存分析,所有数据都使用Re view Manager(version 5.3)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荟萃分析中最终纳入的12篇文献中,总样本量为45882例,每项研究中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TMT组与RC组,其中TMT组患者总样本量为5702例,RC组总样本量为40180例。首先,在1年总生存率的分析中显示,1年总生存率的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为 0.91,其 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48~1.70,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次,6篇文献的3年总生存率的合并OR为0.72,其95%可信区间(95%CI)=0.51~1.04,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三,10篇文献的5年总生存率的合并OR为0.81,其95%可信区间(95%CI)=0.58~1.13,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四,4篇文献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合并OR为1.47,其95%可信区间(95%CI)=1.01~2.1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五,在随访时间较长的5篇文献中,合并HR为1.42,其95%可信区间(95%CI)=1.30~1.57,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荟萃分析表明,在1,3,5年OS上,TMT的疗效不低于RC。同时,RC患者在HR生存分析、5年CSS及5年复发率上优于TMT。TMT保留了膀胱,患者生活质量与RC相比要好,对于经过精心挑选的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TMT可能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但需要进行严密的术后监测与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解剖位置深入,术野暴露较为困难,同时毗邻许多重要结构,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并发症。3D-Sli cer软件能够依据基础影像学资料建立三维立体结构模型,结合混合现实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的明确肿瘤位置和其与血管、神经以及海绵窦等重要组织的关系,用于制定手术计划,选择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肿瘤全切率。本研究课题通过两组病例肿瘤全切率和骨瓣面积的比较,证明3D-S
目的:食管胃结合部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近端胃切除术后大概率会出现胃食管反流,我们对比研究近端胃切除结合半包埋活瓣式吻合与腹腔镜全胃切除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三联合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半包埋活瓣式吻合(Three united laparoscopic proximal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6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胆管癌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方法,绘制患者NLR的ROC曲线。当约登指数(即灵敏度+特异度-1)最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P16、Ki67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宫颈锥切术后HPV清除情况,分析P16、Ki67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及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及随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因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宫颈病变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宫颈锥切术、且行P16、Ki67染色的患者共14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blastoma,GBM)的肿瘤细胞往往会浸润到周围正常脑组织,即使实现实体肿瘤全切除(Gross-total resection,GTR)也会出现复发,患者预后较差。尽管对GBM实施更大范围的切除已经被应用在了现在的治疗中,但现有的文献质量证据尚未阐明,扩大切除产生的潜在的生存益处和安全性还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意在探讨GBM的扩大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已经发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低氘水(deuterium depleted water,DDW)作用于人卵巢癌SKOV3细胞,观察其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寻找DDW能成为卵巢癌治疗佐剂的科学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SKOV3细胞,设置成4组,实验组使用氘含量为125pp m,75ppm,25ppm的DDW配置的培养基,对照组使用氘含量为150pp m的三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化疗期间预防性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长效型G-CSF)卵巢癌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情况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预防管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经验,明确长效型G-CSF在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卵巢癌化疗的6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粒细胞集落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2013年3月——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诊断为甲状旁腺囊肿及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旨在进一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探索可能存在的预测因子,减少漏诊、误诊。方法: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13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疾病患者153例(其中甲状旁腺囊肿56例,甲状旁腺腺瘤102例),对临床所得的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方法了解我院单中心收治DLBCL患者的热点基因突变情况,探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细胞起源(COO)分型、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联,寻找临床有无前瞻性应用靶向治疗的可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40例成人DLBCL患者,上述患者的诊断满足淋巴肿瘤分类标准(WHO,2016)。自40例DLB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及复发的防治,探讨免疫重建、人类白细胞抗原丢失(HLA-loss)等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行allo-HSCT后复发的4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1.79±12.82岁,男28例,女19例。同胞HLA全合移植(M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