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晚期妊娠结局,为深入认识瘢痕子宫并指导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初诊建档、定期产检,并于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妇女352例,作为观察组(瘢痕子宫组)。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352例,作为对照组(非瘢痕子宫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孕期增加的体重指数(BMI)值、分娩方式、妊娠晚期并发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分娩期和产褥期并发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病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出生后5分钟、出生后10分钟的阿氏评分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终止妊娠方式,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均数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孕妇临床基本资料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孕期增加的BMI(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阴道分娩率分别为10.80%和58.81%,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89.20%和41.1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3.两组孕妇孕晚期妊娠并发症发病情况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前置胎盘发生率分别为11.93%和1.1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率分别为8.81%和0.5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胎盘早剥发生率分别为3.69%和0.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4.两组孕妇分娩期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子宫破裂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51%和2.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23%和4.5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出生后5分钟阿氏评分、出生后10分钟阿氏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2.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胎盘早剥的风险高于非瘢痕子宫的经产妇;3.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风险高于非瘢痕子宫的经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