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越来越密切,互联网技术与慈善公益事业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互联网公益,互联网公益也慢慢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逐渐扩大规模,互联网公益与传统公益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迅速吸引了公益实践者的积极参与。然而伴随着互联网公益平台的不断扩大和盲目扩张,目前公益机构的监督审核机制不完善,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问题。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发布虚假诈骗性质的公益内容,出现了一些骗捐行为以及慈善丑闻,这种行为对社会公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对互联网公益项目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人们对互联网公益项目信息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大家对于公益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研究显示,不同互联网公益信息对个体慈善参与影响力是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于公益信息质量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同时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能够迅速掌握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互联网慈善参与的主力军,探索互联网公益信息质量是如何吸引青年群体的参与有利于我国互联网公益力量的壮大,也有利于提升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募捐效果。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选取了互联网公益项目信息质量是如何吸引青年群体捐赠的角度,试图探索其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内在机理。本文选取了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完整性与可靠性并与互联网公益相结合,研究互联网公益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完整性、可靠性对青年群体捐赠意愿的影响,同时尝试探索信任在互联网公益信息质量和捐赠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也选取了社会慈善氛围作为调节变量,检验社会慈善氛围是否会对捐赠意愿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公益信息完整性、信息客观性和信息可靠性对青年群体的捐赠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慈善氛围的加入正向调节了信任对捐赠意愿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目前我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有关提高互联网公益信息质量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