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味精废水填料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料是序批式生物膜工艺(SBBR)的核心,其性能的优劣决定着出水水质是否能够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因此,本研究采用三种填料(悬浮球、组合式双孔环和软性纤维束)作为微生物载体,通过一系列平行试验考察不同填料SBBR系统在处理味精废水效能上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比选出适合该工艺的填料,同样也为味精废水处理技术增添了一条新的思路。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填料的充氧性能试验确定了序批式生物膜系统的最佳填料投加率为30%,此时各SBBR系统的氧利用率达到未投加填料系统的1.5~2.2倍,且继续增加投加率时,氧利用率未明显增加。此外,各填料的充氧性能存在着差异,充氧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组合式双孔环、软性纤维束。   填料的比表面积是评价填料挂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污泥驯化及填料挂膜期间,比表面积更大的组合式双孔环填料(1280m2/m3)与软性纤维束填料(1560m2/m3)对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胞外聚合物等物质有较好的亲和力和吸附能力。   通过分析反应时间对有机物降解、氮素转化的影响,确定了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并在此工况下长期运行以考察各反应器降解有机物、氨氮和抗冲击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投加悬浮球(1#系统)和组合式双孔环填料(2#系统)的SBBR系统表现要好于投加软性纤维束的反应器(3#系统)。   试验对各反应器中有机物及氨氮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以悬浮球为代表的新型流化填料其提高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机理与组合式双孔环、软性纤维束等传统固定式填料不同。系统曝气时,悬浮球呈流化状态,相互碰撞频繁,球形填料内部的扇形叶片对曝气气流进行分割、剪切,将较大的气泡切割成较小的气泡,在曝气量未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气泡的比表面积。通过实测反应过程的溶解氧浓度发现,1#系统(投加悬浮球填料)的平均溶解氧浓度均高于2#(投加组合式双孔环填料)和3#系统(投加软性纤维填料),此现象说明在实际运行中,各填料充氧性能的优劣与之前的充氧性能试验(采用自来水)的结果一致。   试验还结合Monod方程及三套反应器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确定了各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动力学参数和方程。
其他文献
有关节点性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半刚性节点。节点性能对钢框架结构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早,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国内外在半刚性节点的转动性能和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动力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上油气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洋平台必定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近期全球范围内的多次强烈地震预示地球进
学位
隔震结构体系是区别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一种被动控制体系,通过设置隔震装置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隔震结构体系改变了传统抗震结构体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加固方法有很多,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但这些技术都有一些自身的缺点。本课题组自行研发的直接剪切型锚栓钢板加固系统相对而言有着诸多的优点。该技
索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柔性空间结构体系,它是一种基于张拉整体思想的预应力索杆结构。索穹顶结构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性能,具有极高的结构效率,其造型新颖、轻巧简洁、构
学位
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是我国建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武汉市建委的城市建设目标。在绿色生态建筑方面,钢结构厂房和住宅体系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对于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异型框架节点大量出现在复杂体型的建筑结构中。迄今为止,节点研究工作大都针对结构中的常规节点,规范对节点两侧梁高不等时仅仅是从经验或者概念意义上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将修建地铁作为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由于工程条件限制,山地城市大部分地铁隧道都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可能对
索穹顶结构是由索、杆及膜组成的新型预应力结构,该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索的抗拉强度、自重轻、具有很好的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因此它非常适宜于大跨度建筑的屋盖设计。多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