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的审美价值与青年审美教育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十几年中,新媒体经历了从无到有、普及率从低到高、影响力从小到大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大众文化,美育也不例外。网络传播、网际生活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现实生活有着很大差异,这使一些现实生活中代代相传的伦理规范和审美在网络空间遭到挑战和质疑,使网际生活出现暂时性的审美失重和伦理盲点。因此,在新兴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待、应用微博以及下一个最新的互联网应用对于青年的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文章的研究动因。 因此,本文基于审美价值角度下研究微博客对青年的审美教育问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微博客的审美价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二,对微博客审美教育与传统的审美教育的比较研究。第三,对微博客美育对青年审美教育的意义研究。青年的审美素质关乎到网络文化的未来走向与发展前景。因此,文章的主线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始终贯穿于青年的审美教育中,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组成,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行动。因此,在新兴媒体环境下对青年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使之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理念推波助澜下,语文课堂也必须是具有资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语文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必修的文化课之一。由于应试教
期刊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整个世界背负着众多的冲突。联合国、欧盟以及像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国已经提出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个议题。但是要达到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意味这这
学位
本文选取四川省岳池县天平乡为研究对象,以老人的口述材料为依据,通过研究该地区传统时期的主佃关系底色,深入探讨主佃关系何以导致土地改革运动前期佃农“不斗”心理的产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