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负荷建模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分析与控制中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负荷建模的概念、方法、常见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着重讨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静态负荷模型、动态负荷模型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动态负荷特性综合。具体内容和所做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负荷静态模型在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与控制中,经常要用到负荷的静态模型。已有的负荷静态模型常常采用多项式模型和幂函数模型,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新的非线性负荷出现在电力系统中,供电网上的用电负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新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同时,又对电力系统提出新的问题,传统的静态模型已经很难描述现代电力负荷的静特性,需要有新的模型。本文首先从传统静态负荷模型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然后结合支持向量机的相关理论,提出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静态负荷模型。通过几类典型负荷的仿真计算,与传统的多项式模型进行比较,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描述包含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新的非线性设备的复杂负荷的静特性。2、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动态负荷模型本文简要介绍动态负荷各种模型,其中包括感应电动机模型,动态神经网络模型,并且从连续动态系统的一般形式出发给出几种常见线性动态负荷模型,以及不同模型间的转换关系。然后结合支持向量机理论,提出新的建模方法,并根据动模实验数据进行动态电力负荷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辨识,验证了SVM负荷建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动态负荷特性综合模型在研究中一种单一负荷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复杂情况下系统的需要,实用的负荷模型应具备集合多种负荷模型的能力,现有的综合模型强调整体的资料描述,只能针对于一种模型的记录的全体资料的整体描述,而缺乏对多种类型负荷模型的描述,所以现有的综合模型并不能在仿真计算中准确地描述电力系统负荷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动态负荷特性综合模型,该模型在较大的电压扰动范围内能较好地描述负荷的行为,并且具有极强的泛化能力。
其他文献
该文详细介绍了有限体积法在非结构网格系统中的实现及其在流场模拟中的实际应用.非结构网格系统上的有限体积法在保持离散方程局部守恒特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处理复杂形状流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大功率高频率正弦波交流电,特别在交流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如何形成高频交流母线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充分考虑目前的不同DC/AC逆变器拓扑特点和不同谐振滤波器特点的基础上,选用了基于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全桥逆变器和串并联谐振滤波网络构成的高频输出正弦波逆变器。考虑到需要研制的电源系统功率较大,采用了多个模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方式实现。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全桥逆变器
今年春节以来,由黑色系期货引领的一波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潮强势来袭。在这个强调供给侧改革之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大宗商品市场成为焦点。这场突然而至的大宗商品反弹行情是否能够延续,它给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又是否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回暖?
电力行业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定生活的重要支撑。自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而电力系统建设却存在滞后现象。各行业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电力系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变电站无人化、配网管理以及能量管理,作为实现电力系统自我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保障电网可靠、高效、低损耗。另外,电力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钢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已日趋广泛。然而,钢结构在其服役期间内要受到设计荷载、施工质量及环境与人为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测量仪器的需求越来越广,对仪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迅速发展的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测量仪器也正发生巨大的
直接转矩控制(简称DTC)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型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技术。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其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通过转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