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然而,随着经济学家对EMH的广泛检验与研究,这种以线性理论为基础的资本市场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不少的实证研究表明EMH与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并不相符。于是,学者们开始探索非线性分析理论,利用诸如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突变理论、协同市场假说、小波理论以及自组织临界性等非线性理论研究资本市场的行为。
本文是在非线性理论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线性特征。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发展相对不完善,如何把握政策出台时机,既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又可以有效地实行监管,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利用分形、混沌理论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线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对我国股票市场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海股票市场和深圳股票市场具有统计上的自相似性、状态持续性、长期记忆周期等分形特征,且上海股票市场的Hurst指数大于深圳市场的Hurst指数,这说明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比深圳市场的有效性更弱一些,分形特征更明显一些。从目前所见到的文献来看,很多研究并未进行预处理效果和打乱收益率序列的检验,本文就这两方面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收益率的预处理是有效的,打乱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股市的分形特征。
(2)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混沌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对数线性趋势消除法(LLD)对价格序列进行了预处理,之后对处理后的价格对数序列重构了相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沪深股市的关联维数。由于采用了比已有研究更大的样本容量,所以本文对我国沪深股市混沌特征的结论更接近于市场的实际行为,这也与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一致。
(3)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很多学者仅研究了成交量对波动性的影响,而并未对涨跌停限制的影响进行研究,因此笔者在研究中加入成交量和涨跌停限制这两个变量,使本文对波动性的研究更具有完整性。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序列具有集群效应和波动持续性特征,涨跌停限制和成交量对收益率波动性均具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