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感知系统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多种传感器中收集多模态数据,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将感知的结果进行融合并发送给决策模块,作为指导车辆行驶的重要依据。激光雷达作为环境感知系统中最重要传感器之一,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周围场景的点云信息。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和点云实例分割帮助车辆对环境中的感兴趣目标进行识别、定位以及更高级的感知理解。激光雷达的感知结果需要与相机等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进行融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感知系统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多种传感器中收集多模态数据,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将感知的结果进行融合并发送给决策模块,作为指导车辆行驶的重要依据。激光雷达作为环境感知系统中最重要传感器之一,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周围场景的点云信息。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和点云实例分割帮助车辆对环境中的感兴趣目标进行识别、定位以及更高级的感知理解。激光雷达的感知结果需要与相机等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进行融合,以实现对目标的信息汇总。多传感器的标定技术是影响融合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环境感知系统还不能满足完全自动驾驶对感知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其感知精度、融合质量和计算速度仍需不断提升。为提升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速度和精度,本文对环境感知的关键技术,即三维目标检测、三维点云实例分割以及相机与激光雷达自动标定算法,展开了理论分析、算法设计、技术实现和实测验证等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卷积的单段式三维目标检测算法。为解决三维目标检测中存在的效率与精度不平衡问题,设计了基于全稀疏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网络和检测头网络,用前景分割的方法代替锚框的检测方法,在每个前景点预测多个方向上的边界框。同时,提出一种新的目标边界框编码方法,将目标边界框表示为穿过前景点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通过预测线段端点相对前景点的偏移量间接的计算目标的边界框。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稀疏卷积的单段式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相对主流算法在速度和准确率上提升明显。(2)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卷积的两段式三维目标检测算法。针对三维目标检测中存在的弱小困难目标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目标中心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在鸟瞰图上预测目标中心的位置,之后计算每个目标中心上的特征,最后在每个中心上预测目标的边界框。为了高效的计算目标中心的特征,提出了可指定输出激活点的稀疏卷积神经网络(assignable output active point spars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OAP-SCNN)。用AOAP-SCNN对三个尺度的特征图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目标中心的多尺度特征。与基于稀疏卷积的单段式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在KITTI数据集的中等和困难目标上,该方法的检测指标提升明显。同时,该方法可进行实时的点云处理。(3)提出了一种基于前视图的点云实例分割算法。为解决快速实例分割算法中存在的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将点云还原成固有范围视角(native range view,NRV)作为前视图,对前视图进行分割实现对点云的分割。在特征提取网络中,设计了嵌入Tiny-Point Net的DLA网络,该网络使用简化的Point Net网络提取前视图内点云的局部特征,同时DLA网络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在两者输出的特征经过叠加融合后,多任务头网络在融合特征上预测每个像素点前景评分、中心偏移量、目标尺寸和目标朝向。最后,使用聚类算法将目标预测中心进行聚类,每个类别代表一个实例。在实验中,利用KITTI的三维目标检测数据集生成了用于训练点云实例分割的数据集,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分割精度和速度上都优于同期算法。(4)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分割和图像分割的激光雷达与相机标定算法。为解决现有自动标定算法存在的优化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等缺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平台海思Hi3559AV100的相机和激光雷达自动标定系统。该系统目的是实现车载状况下的在线标定。该方法基于点云和图像分割,生成包围目标点云的三维锥体框和二维目标分割掩图外接框,并利用基于虚拟点对应的方法生成2D-3D对应点,最后利用Pn P解出相机和激光雷达的外参矩阵。并且,针对嵌入式平台海思Hi3559AV100,提出了自动标定算法的模型转化和推理方法。在KITTI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和室外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自动标定算法起到了校正相机与激光雷达外参矩阵的作用,该自标定系统具有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体量的飞速增长依赖于能源供给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微电网作为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主要形式,其容量优化规划问题引领当前能源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基于价格等方式实现的需求响应,提供了平抑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出力随机性波动的重要方法,从运行优化层面为微电网的容量优化规划带来新思路。需求响应在微电网容量优化规划中的应用需要得
施氏矿物广泛存在于存在低pH、富含硫酸根和铁的环境中,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具有同构性,较易被砷(As)负载。然而,当环境条件改变时,施氏矿物发生矿相转变,原本负载于矿物中的As很可能会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的环境带来风险。为了解此矿物相转变过程及在此过程中As的环境行为,本研究采用化学快速法合成了施氏矿物和含砷施氏矿物,考察其在9,10-蒽醌-2,6-二磺酸(AQDS)及硫酸根还原菌(Desulf
受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第四轮互评估驱动,国内反洗钱监管理念全面升级,反洗钱监管制度建设显著加强,反洗钱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多头监管成为新常态,反洗钱罚单威慑力逐步与国际接轨。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强调对各类洗钱犯罪保持高压态势、落实“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增强反洗钱义务机构洗钱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息息相关,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但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型能源可以解决节能和环保这两大世界难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因其原料容易获取,理论比能量转化效率高、产物环保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使其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DMFC仍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甲醇燃料渗透、阳极气体管理等。因此,本课题以主动式的DMFC单电池
全球LED封装行业技术快速发展,荧光粉胶涂覆环节作为LED封装过程中关键环节,其涂层厚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决定了LED的发光效果与出光品质。本文设计一种全自动大功率Mini-LED荧光粉胶智能微涂覆设备,并研究一种控制算法实现对涂覆过程中涂层厚度一致性和均匀性的控制。本文搭建了大功率Mini-LED智能微涂覆系统,并设计涂层厚度一致性控制算法,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LED照明产业发展历程,对当前封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为小型化和轻量化,其中低剖面化是重要方面;现阶段移动通信面临多制式多频段多系统并存的局面,而基站资源昂贵,挂载空间有限,将工作在不同频段或不同制式的基站天线共口径融合十分必要。针对上述需求,本文分别研究了基于超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天线和基于部分反射表面的共口径双频融合天线及其子阵,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天线及其阵列。针对振子天线
氟化氢是现代氟化工的基础。本文对萤石-硫酸(H2SO4)法制备氟化氢的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以及扩散机理分析,发现萤石和H2SO4的反应不受热力学限制,主要取决于动力学因素。萤石-H2SO4反应速率模型显示反应速率与H2SO4浓度呈二阶相关性,控制反应过程中H2SO4浓度是控制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H2SO4浓度较大,物料呈稀糊状时,液体H2SO4可通过CaSO4覆盖层的毛细孔道向未反应CaF2
右旋龙脑是一种双环单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开放血脑屏障、促进药物吸收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香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天然的右旋龙脑主要从龙脑香树(Dipterocarpaceae)植物中直接提取获得。我国一直以来主要依赖进口满足需求。然而,右旋龙脑主要存在龙脑香树枝干,需伐木取脑,造成近年来资源逐渐枯竭,天然右旋龙脑价格飞涨。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寻找和开发天然右旋龙脑新资源显得尤为迫切
食品安全是受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导致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持续性威胁。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可引发伤寒,急性胃肠炎和菌血症等疾病其检测和鉴定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国沙门氏菌检测的金标准是传统培养检测法,该方法稳定可靠但通常需要4天以上的检测时间,操作复杂且依赖专业操作人员。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具有
广州区域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环境复杂,受影响因素众多,往往导致了进度滞后的情况,因此,为了完成建设任务,项目管理者需要在某一阶段时对项目的工期进行压缩。目前,国内外均有学者对项目压缩工期进行研究,但是现有的技术未能结合广州区域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特点以及从高速公路项目压缩工期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不准确的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的进度管理和压缩工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