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吸毒人群数量不断增长,严重破坏了家庭幸福,为社会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禁毒工作刻不容缓。2008年6月,我国正式出台了《禁毒法》,并明确规定把强制戒毒列为我国四大戒毒方式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完成强制戒毒的人员多达数十万,然而,这一庞大群体却因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缺乏、社会支持薄弱以及社会歧视等因素面临再就业困难。强制戒毒人员的再就业困难为其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一,它严重阻碍了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进程,并成为导致高复吸率的核心因素;第二,它侵犯了强制戒毒人员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劳动权益,并制约了其个人的发展;第三,它使强制戒毒人员陷入生存困境,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隐患。此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强制戒毒人员破解再就业难题,这既是社会保障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和降低复吸率的重要举措,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在对戒毒人员的自身条件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后,认为戒毒人员面临再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利的自身综合因素;二是就业歧视的存在;三是社会支持力度薄弱。戒毒人员实现成功再就业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能力提升阶段,主要通过培养自我认同感、构建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开展就业培训三个方面来实现;二是适应性就业阶段,既要促进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离不开法律政策的支持;三是巩固提升阶段,而实现这一阶段目标的关键在于降低复吸率、提升就业技能和加强社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