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分布特性分析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保证了能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了能源互联、多能互济。掌握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特性可以为后续系统规划、优化调度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以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供能设备下能流的分布特性;考虑风光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时,受自然条件影响,风光出力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伴随着负荷的波动,对系统多能流分布特性研究提出了挑战。主要工作为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通过牛顿拉夫逊法进行能流求解和根据风光荷的不确定模型通过基于拉丁超立方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的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采样,以求解系统的概率能流,能够更贴合实际运行情况,更好地掌握系统内的能流分布特性。针对上边两部分工作,具体从以下内容展开研究:(1)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建立了电力网络模型、热力网络模型、耦合单元的模型,其中电力网供能侧包括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网以及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热力网侧供能设备除CHP机组外,还接入太阳能集热器来提供热能。其模型采用辐射型热网模型,CHP机组工作在“以热定电”模式下。(2)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流求解。采用求解电力系统潮流的经典方法——牛顿-拉夫逊法,经证明该方法对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求解也具有准确性。根据电网的潮流模型,热网的水力、热力模型以及耦合元件的热电转换模型,通过热-电顺序法对模型进行计算,有效提高了多能流的计算效率,解决了牛顿-拉夫逊法对初值敏感的不足。通过设置三个场景进行电热多能流计算,进一步探究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的分布特性。(3)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概率能流求解。考虑到系统输入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风能、太阳能与电、热负荷的不确定性模型,其中风速、光照度分别采用经典的威布尔(Weibull)分布和贝塔分布(Beta)概率模型,通过风速-功率模型以及光照强度-功率模型进而获得风、光输出电功率与热功率的概率分布模型,电、热负荷均采用正态分布概率模型;依据构建的输入随机变量概率模型,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系统中的源荷不确定模型进行采样,使采样得到的样本矩阵进行电热多能流求解,获得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特征,更进一步探究系统的能流分布特性。且通过电热多能流的计算过程表明,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模拟法与基本的蒙特卡罗模拟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量为10%、20%、30%、40%比例的黑水虻虫沙对红苋菜、大叶木耳菜、圆角菠菜3种蔬菜的生长、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黑水虻虫沙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黑水虻虫沙后红苋菜、大叶木耳菜、圆角菠菜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3种蔬菜的叶绿素平均含量分别是不施肥的1.1、1.1、1.2倍,株高分别为9.8、3.0、2.9倍,鲜重分别为63.2、14
在“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减少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而能源结构的转变是短期、中期低碳进程的决定因素。随着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低碳电力上网量逐年攀升以及城镇供热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系统亟待解决的一项科学与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环境下协调热电耦合关系,以更加安全、经济、灵活的方式实现电能、热能“源-网-荷-储”全流程运行优化。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为实现热电协调运行、
目的:本试验在无胰酶条件下将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和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研究流感病毒生长对胰酶的依赖性。方法:选择出在细胞上培养流感病毒的适宜PH值,在无胰酶条件下将我科室分离保存的流感病毒毒株在Vero细胞和MDCK细胞上连续的传代培养,传代三代后有效价的毒株继续培养,而将无效价的毒种与原毒种混合后再进行接种培养。结果:获得了六株在MDCK细胞上无需胰酶就能扩增的流感病毒毒株。
会议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水平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206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腰椎和左髋骨密度的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9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16例)。测定血清GLP-1、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OC)、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特异性骨
近些年来,随着极端气候的不断增加,能源的合理优化利用,是解决未来能源供给发展重要的研究问题。综合能源能系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即采用燃气涡轮机等能源技术来保障能源的安全,并使电网与天然气管网的联接运作,而综合能源能系统规划是通过各种能量转换装置,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为双碳工作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提出研究基于综合能源规划模型的同时,考虑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系统设备容量进行合理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当下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各类废弃物,如果能将果蔬垃圾、禽畜粪便、城市固废等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处理,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以极大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和利用方式进行科学地调整及重塑。本文以兰州高新区果蔬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园区为背景,构建了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该系统满足园区全年用能需求时的运行状况,对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秋冬流行性感冒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小儿秋冬流行性感冒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以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2次/d,疗程5d,治疗组以中药方剂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2次/d,疗程5d,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背景:准确的RNA转录对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其中RNA聚合酶II(RNA polymerase II,RNAPII)对m RNA的合成至关重要。RNA调节因子的异常会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状态发生改变,表明其治疗靶点仍有待探索。目前有众多与m RNA转录起点及调控的相关研究,且其与癌症有广泛的影响。然而转录后调控却研究较少,尤其是在RNAPII的延长及终止之间的过渡。最近有研究首次发现两个m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预防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500例冠心病行PCI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血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在综合能源系统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传递到天然气管网,导致供气可靠性评价在不确定性来源、系统行为分析、评价时间尺度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特点。因此,以综合能源系统背景下的天然气管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供气可靠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复杂系统中不确定性量化、不确定性在系统中的传播过程、扰动对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需要强化设备、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时序性和概率性耦合量化以满足系统实时供气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