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流动教师工作适应状况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is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阶段。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种种矛盾变得愈发凸显和尖锐。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动力源泉和重要基石。为了逐步缓解日益分化的教育差距,1996年,我国首次把建立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纳入教育政策中来,并由此开启了迄今为止长达二十年的教师流动制度。教师流动制度作为我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承担着优化师资均衡、缓解教育差距的重要使命。那么,流动教师作为教师流动制度的执行者和直接参与者理应备受关注。然而,大多数学者集中于分析静态的教师流动政策和制度文本,而较少从流动教师鲜活的亲历中审视政策和制度。教师从一所学校流动到另外一所学校,不单单只是物理空间的简单转移,同时也意味着他离开了固有的家园,以新人的身份、新人的心态、新人的视角重新开启了另一段教师生涯。进入陌生学校后的工作适应情况不仅影响着流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本研究从教师群体出发,选取了三位中小学流动教师为典型个案,采用了以访谈和叙事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从流动教师对学校自然环境的适应、对学校管理的适应、对教学活动的适应以及对人际交往的适应四个维度上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状况,分析了影响流动教师工作适应状况的原因。研究发现,流动的意愿是主动还是被动,教师自身人格特征是外向还是内敛,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固步自封还是勤于反思是影响流动教师工作适应的个体因素;组织因素方面则主要包括学校自然环境、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及人际交往的影响。随后从政策的人性化考量、社会的合理化支持以及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层面探讨了促进流动教师顺利适应的可能路径。教师是流动制度的主体,是流动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因此,个体的诉求、教师流动的社会基础应当被纳入国家教育制度的考量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意愿和个体诉求的双赢,使教师流动制度回归合理有序的轨道。
其他文献
采用多体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TiAl中空位、反位原子、间隙原子以及小尺寸空位团(N0=2,3,4)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分析讨论了空位团最稳定的构形,研究了空位团对单空位迁移的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实施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均给予相应的血液
基于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加班、出差等原因,不能及时保护、陪伴孩子的背景。设计一种可以实时保护儿童并把儿童实时影像传递给家长的使用机器人。机器人采用STC51、STM32单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江苏省沿江港口客运站由于近年来长江水路客运量的急剧萎缩,正面临水路歇业的严峻形势,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结合江苏省沿江港口客运站的自身条件、行业优势及其所处的地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与中国明代的吴门四家在历史上生活于大体相当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还有不同的艺术旨趣和追求,让他们在各自的国度乃至整个的
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肺肿瘤,占全部肺良性肿瘤的75%,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肺内型、支气管道内型和肺内合并支气管内型[1]。现将我院2014年5月发现的一例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