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初免-蛋白质加强的免疫策略已经广泛应用以增强这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但是这种免疫增效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我们以pVAX1质粒为载体构建了表达乙肝表面抗原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S,用pVAX-S和重组乙肝表面抗原以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实施了DDD、DDS、SSS和SSD4种不同的免疫策略。在第一次免疫后第3周、7周、11周、15周、19周和23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这些小鼠的总抗体滴度,第11周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了不同免疫组小鼠的T细胞免疫记忆强度和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第23周用RocheAssay Medium分光法按效应细胞/靶细胞1:50的比例检测了CTL活性。我们观察到DDS组小鼠拥有最强的免疫记忆,无论抗体滴度、CTL活性、T细胞免疫记忆强度还是树突状细胞激活T细胞的能力都比其它免疫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小鼠更强。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比较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以期能阐明这种免疫增效作用的机制。以非免疫组小鼠作参照胶,我们发现DDS组小鼠有5个蛋白上调、17个蛋白下调;而SSS组小鼠则有7个蛋白上调、10个蛋白下调。在DDS组中唯一出现的3个蛋白质periplakin、F-box protein 30和calpain的生理功能都和免疫反应有一定的关系。这3个蛋白可以作为潜在的成功免疫的新型分子标记物,也可能成为疫苗作用机制的新研究目标。在我们的一个在研项目中,我们用猪带绦虫囊尾蚴抗原膜联蛋白B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分析其血清蛋白质组,初步得到6个特异性表达蛋白的质谱结果,这6个蛋白与乙肝表面抗原DDS/SSS免疫组小鼠血清中鉴定的6个特异性表达蛋白无一相同,说明这3个从DDS免疫组中发现的特异性表达蛋白具有抗原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