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鸢尾根茎具有抗炎、治疗哮喘、咽喉疾病(例如扁桃体炎)的功效。鸢尾黄酮、三萜、鸢尾酮是鸢尾主要的有效成分。鸢尾根茎所含的鸢尾酮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级香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的食品、香烟、化妆品中。鸢尾根茎中鸢尾酮的含量很低,但是由于其较合成的鸢尾酮香味更淡雅、更令人愉快,所以通过天然提取法获得鸢尾酮仍经久不衰。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得率低,浪费严重,加上国际上鸢尾植物资源稀少,所以有待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提取方法。
本文围绕鸢尾酮的分析方法、分离提取,鸢尾黄酮的分析检测,鸢尾提取物的药理活性等方面展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对鸢尾根茎的生药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进行了鉴别,并测定了其水分和总灰分的含量。
2.对鸢尾的大类成分作了定性分析,并对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粗纤维、总糖等做了定量分析。
3.建立了鸢尾酮的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TLC定性分析方法:采用GF254薄层板,以石油醚:乙酸乙脂(9:1,V/V)为展开剂,展距16cm,0.5﹪的硫酸香草醛喷雾显色,于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GC定量分析方法:Agilent4890D气相色谱仪,.HP-1毛细管柱(30m×0.250mm×O.25um),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为250C,起始温度130℃,保留lmin,程序升温速率3℃/min,终止温度220C,保留10min,载气氮气,载气流速0.82ml/min,总流量为34ml/min,分流比约40:l。GC—MS分析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柱HP一5MS(0.25mm×30m×0.25um),载气氦气,流速50ml/Min,分流比50:l,进样口温度240C,柱温:初温130℃、保留lmin,终温250C、保留5min,升温速率5C/min。电子轰击源EI,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60C,质量扫描范围为30一380AMU。
4.摸索了超临界C02萃取分离鸢尾酮的条件。系统试验表明,萃取压力低于251VlPa,鸢尾酮得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温度小于50C时,鸢尾酮得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超过50℃时,得率反而下降;随时间的增加,鸢尾酮的得率逐渐增加,前3h增加显著,到第5h鸢尾酮基本萃取完全;同时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压力、温度是影响鸢尾中鸢尾酮得率的主要因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物料粒径0.41lmm,萃取温度50C,萃取压力25Mpa,分离温度60C,分离压力为常压,使用3﹪的氯仿改性剂,动态萃取5h,C02流量2L/min。超临界C02萃取鸢尾酮的最高得率为6.84×104克/每克干鸢尾根茎。
5.对鸢尾根茎的超临界C02萃取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衍生化处理分析了其所含脂肪酸。共鉴定出了其中的17种成分,占出峰物质总面积的96.56﹪,其中十四酸、十六酸、9.十八烯酸是主要的出峰物质。
6.对鸢尾提取物进行了药理活性试验,试验表明鸢尾的乙醇提取物对组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鸢尾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鸢尾总黄酮和鸢尾的甲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