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7日,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本质上就是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其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目标,也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目标。城市森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森林产生巨大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树种选择是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工作,生长良好的城市树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研究绝大多数都仅仅局限在行道树方面,且多为定性的分析。定量对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进行的研究还少之又少。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进行研究。
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核心林地和生态廊道,其中生态廊道包括河流绿化林带和道路绿化林带两类。因此本研究按照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要求,结合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长株潭地区的自然条件,确定树种评价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类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AHP模型,通过制定相应的赋值标准,对初选树种分乔木和灌(藤)木进行赋值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出适宜在长株潭地区三类城市森林中应用的骨干树种、主要配植树种、一般配植树种和补充配植树种。由于城市森林生态廊道有特殊的生长限制因素,因此将综合评价值低者确定为不适栽树种。另外,三类评价体系均显示出乔木树种的综合评价值高分段比灌(藤)木树种的高,说明城市森林建设应以乔木为主体,合理配植灌(藤)木树种,形成乔、灌、藤、草相结合的近自然林复层结构。同时,本研究提供的树种选择结果,可以丰富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树种,为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树种结构调整和未来城市森林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