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中脂类生物碱的ESI--TQMS和UPLC--TQMS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子是中医常用药物,其含有的脂类生物碱是附子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本文以附子中脂类生物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稳定、高效、可靠的附子中脂类生物碱复杂体系的分析方法。  首先,本文应用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种扫描功能(全扫描、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对附子中脂类生物碱进行了定性分析。脂类生物碱结构相似,彼此之间的差别分为2种,其一是由于生物碱骨架不同导致的差别,其二是由于C8位所连接脂肪酸的不同导致的差别。根据这种差别,本实验分析了附子中含量最多的4类生物碱骨架以及3类C8位取代脂肪酸,共12种脂类生物碱。本实验的研究为脂类生物碱的定性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  其次,本文应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制附子在配伍前后脂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应用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功能,一次进样同时分析12种脂类生物碱。结果表明,制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后,脂类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含量降低的程度与生物碱骨架和C8位取代脂肪酸的不同有密切关系。该方法同样扫描速度快、效率高、一次进样同时分析12种脂类生物碱含量,所得结果稳定、可靠。为分析制附子在配伍前后脂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南地区及时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农业生产互助组是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形式.虽然互助组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