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进展与很多因素有关。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发血管内皮损伤,正常的内皮细胞的功能遭到破坏,各种血管因子分泌及调节异常,收缩血管的物质增多,舒张血管的物质减少,引发血管发生生理生化功能变化,成为血管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始动因素之一。高血压和血管内皮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单单是降低血压水平,最终是要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减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阻断高血压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升高血压的恶性循环链,可能是治疗高血压及预防靶器官损害的新思路和发展方向。血压变异性(BPV)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降压治疗可以降低系统高压,降低机械牵张力,减轻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特别是一些药物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单纯降压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血管病变问题,且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是不一样的。ACEI类降压药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培哚普利是一长效性、亲脂性较高ACEI,在降压的同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但这种作用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培哚普利4mgqd治疗组(A组)、培哚普利8mgqd治疗组(B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血压变异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内皮功能评估指数(RHI)较前升高,与培哚普利4mgqd治疗组相比,培哚普利8mgqd治疗组m Alb、SBPV下降,RH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8mgqd治疗组较培哚普利4mgqd治疗组更好地平稳降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不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获益呈剂量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