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严重的石油污染,微生物降解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原位性及无二次污染,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微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物的过程中,准确地测定污染物的含量与分布,对正确评价微生物降解能力,探求其降解机理,提高微生物处理效果均十分重要。同时,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的降解能力是关键,分离、驯化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种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受污染的环境中分离、培养出一种细菌TT-b1 和一种真菌TT-f2,对被柴油污染的废水进行微生物降解处理;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联合评价柴油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方法; 优化了温度、pH 值和柴油浓度等环境条件对混合菌降解柴油的影响; 在最优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微生物对柴油的生物降解规律,并重点考察了两种微生物之间协同作用,为微生物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 1. 联合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来系统地研究两种微生物对柴油的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简单方法的简单组合,弥补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能够监测污染物总体和主要组分的降解程度,实现对烷烃和芳香烃降解的分别评价。2. 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细菌及真菌在35℃、pH 7.0 的条件下在富集培养基中表现出了旺盛的生长态势,迅速进入了对数生长期。在培养12 小时后,细菌的生长进入平衡期。且微生物的生长从整体上看受温度和pH 值影响较小。得到了微生物降解柴油的最佳条件组合:温度30℃,油的浓度百分含量为1%,pH 值7.0。3. 细菌TT-b1 能降解正十八烷,但是不能有效降解柴油,因为柴油中有毒组份芳香烃抑制了其生长与繁殖。TT-f2 能够适度降解柴油。当两种微生物同时降解含柴油污水时,它们之间产生了显著的协同作用,几乎能够将柴油完全降解。这种协同作用主要是因为TT-f2 对柴油中芳香烃组份的降解能力,有利于TT-b1 的生长繁殖,促进了其对柴油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