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成为当下热点方向。世构体系(Scope)技术是我国从法国引进的一种预制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具有生产效率高、施工质量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能够契合新发展形势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世构体系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性能进行优化设计。本文设计了六个足尺预制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并对节点试验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试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解构框架节点变形组成,提出框架节点延性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结合混凝土损伤模型提出框架节点及构件基于损伤指标的抗震性能主动设计。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文设计的六个足尺框架节点的设计参数为:节点核心区及梁键槽后浇区混凝土延性,梁纵筋配筋率及梁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六个节点的滞回曲线、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性能。(2)采用Open Sees对节点试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Open Sees平台的梁柱纤维模型和beam-column-joint宏观节点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试验与模拟的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试件在各周循环下的卸载及再加载刚度退化、强度退化以及捏缩效应均得到了较准确的预测。(3)解构了框架节点的变形组成,包括梁柱的弹性及塑性变形,以及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提出了节点延性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凝土损伤模型提出基于损伤指标的框架节点抗震主动设计方法,探讨了框架节点变形延性、耗能能力和损伤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了考虑刚度退化的三参数损伤模型,为进一步完善框架节点的主动抗震设计方法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本文六个节点试件的试验最终破坏状态均是梁端形成塑性铰,其中高配筋率节点试件的节点核心区产生斜裂缝,但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较小且仍处于弹性变形范畴,较好地满足了我国抗震规范的要求;核心区及梁键槽后浇区采用纤维改性混凝土,能够增加框架节点的位移延性;非线性有限元软件Open Sees能够较好地模拟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主动设计方法与本文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