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胰头胰尾的胰岛细胞LncRNA表达异质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24周龄大鼠胰头与胰尾胰岛细胞的Lnc RNA表达是否具有异质性。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差异表达的目的Lnc 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方法:1.通过大鼠胆管向胰腺灌注胶原酶,消化过筛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胰岛,手检胰岛,获得纯度较高的胰岛细胞团块,使用DTZ染色鉴定胰岛。2.使用美国Arraystar公司提供的Lnc RNA V3.0芯片,检测胰岛细胞的Lnc RNA表达水平。以差异倍数大于2且p<0.05为标准,分别确定大鼠胰头胰尾的胰岛细胞Lnc RNA与m RNA差异表达谱,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显著差异性表达的目的Lnc RNA。3.通过对差异表达的m RNA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对差异基因可能富集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将筛选获得的显著差异性表达的目标Lnc RNA通过关联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0.9),预测共表达的m RNA,构建共表达网络,预测目标Lnc RNA的分子功能及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进一步验证目的Lnc RNA在24周龄大鼠胰头胰尾的胰岛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通过胆管灌注、胶原酶消化及密度梯度分离,成功获得24周龄大鼠胰头胰尾的胰岛细胞共6个样本,质检合格,送上海康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芯片筛查。2.通过Arraystar大鼠Lnc RNA V3.0芯片检测,获得大鼠胰头胰岛与胰尾胰岛Lnc RNA和m RNA差异表达谱数据。大鼠胰尾与胰头相比,以差异倍数大于2倍且p<0.05为条件,筛查到163条显著差异的Lnc RNA,其中99条Lnc RNA表达上调,64条Lnc RNA表达下调,7829条Lnc RNA表达无变化;筛查到605条显著差异表达的m RNA,其中263条m RNA表达上调,342条m RNA表达下调,25858条m RNA表达无变化。3.对差异表达的m RNA进行GO与KEGG分析,GO分析显示胰尾与胰头相比,下调的m RNA主要参与组织发育、调节刺激反应、调节信号传导、衰老、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信号受体结合、蛋白质结合、胞粘附分子结合、受体活性调节等方面;上调的m RNA主要参与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调节离子跨膜运输、突触信号转导的调控、化学突触传递的调节、氧化还原酶活性、转移酶活性、G蛋白偶联核苷酸受体活性、RNA聚合酶I活性等方面。4.将目的Lnc RNA与差异表达的m RNA进行共表达分析,以r≥0.90且p<0.05为标准,共筛选出10条与Lnc RNA uc.471-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m RNA;共筛选出8条与Lnc RNA XR_592246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m RNA。将共表达的m RNA进行GO分析,发现共表达的m RNA涉及了P53类介导因子对DNA损伤反应及细胞周期的负调控。5.q PCR结果表明:Lnc RNA uc.471-及Lnc RNA XR_592246在24周龄大鼠胰头的胰岛细胞中表达高于胰尾,和芯片结果一致。结论:1.24周龄大鼠胰头胰尾的胰岛细胞存在Lnc RNA及m RNA的差异表达。2.与胰尾相比,Lnc RNA uc.471-与Lnc RNA XR_592246可能参与胰头的胰岛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癌症的筛查和早期发现能够大幅度改善癌症患者生存率。基于外周血的活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识别癌症早期诊断相关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然而,研究发现,炎症与癌症患者相对正常对照发现的外周血DNA甲基化及m RNA表达差异信号主要来源于患者外周血中髓系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系细胞比例降低的构成比变化。因此,在癌症患者外周血清或血浆相对正常对照中所检测到的蛋白质表达失调也可能来源于外周血细胞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炎症、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水平及其不同组合对内异症患者的诊断的参考价值,旨在为内异症患者的准确诊断、早期发现提供有益的可选指标和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妇科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295例(内异症组)、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良性卵巢囊肿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侵袭性疾病,其致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约占胰腺癌总数的90%。由于早期PDAC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故仅有10%-15%的患者在初次临床就诊时可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伴随辅助治疗,但大部分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目前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如:TNM分期、糖类抗原19-9等均无法准确评估PDAC患者的
背景:肠道免疫失衡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重要发病机理,近年发现免疫平衡与能量代谢活动相关。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存在明显能量代谢紊乱。adropin作为能量调节因子,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具有调节糖脂能量代谢平衡、抗炎作用,但adropin在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初步探索adropin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局限于大脑,眼睛,脊髓或软脑膜,无全身受累。不同于其他外周性淋巴瘤,其中90%是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DLBCL)[1]。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智力降低和行为异常。由于该肿瘤的多
背景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目前治疗大直径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针对胆总管直径小于8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由于胆总管相对较细,胆管壁较薄,而且缝合较为困难,更有可能出现胆汁漏或胆管狭窄。LCBDE治疗小直径胆总管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经鼻雾化吸入与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局部给药途径。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主诉反复打鼾伴张口呼吸,同时伴有鼻塞、流脓涕3个月的3-10岁患儿,详细向患儿家属交待目前病情,并介绍可选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选择药物治疗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1.检验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1.0,SHMS V1.0)在福建省助产士人群中的信效度,分析其适用性。2.建立福建省助产士SHMS V1.0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及划界常模。3.明确福建省助产士亚健康水平,并探讨其生理、心理及社会亚健康的影响因素。4.基于SHMS V1.0划界常模构建福建省助产士亚健康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导致肺动脉(Pulmonary arteries,PAs)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肺血管阻力升高以及肺循环压升高的异质性疾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致死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镁离子(Mg2+)是哺乳动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二价阳离子,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了细胞内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Mg2+能够调
目的:探究B10细胞在放射性肺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过程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展。方法:1.根据照射后不同时间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未照射(IR 0d)、照射后2天(IR 2d)、14天(IR 14d)、3个月(IR 3m)和5个月(IR 5m)共5个组。应用18Gy 6MV-X线单次照射全肺建立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使用苏木精-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