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育的话题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教育问题大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小则影响一个人的前程。而每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问题都会被重复提起,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就足以说明农村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而农村教育排在所有农村事务最前面。中国发展看农村,而农村发展看教育,所以农村教育问题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体制等原因引起了诸如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等问题,最终导致农村“空巢学校”现象的发生。本研究立足当前我国农村学校出现的“空巢学校”现象,从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出发,深挖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并对比中外“空巢学校”的研究,希望可以借鉴别国经验找出解决中国农村“空巢学校”现象的办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出发,阐明研究农村“空巢学校”现象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存在的弊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中外文献综述的对比研究,找出引起中国农村教育深层问题的原因,并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第二部分着重于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空巢学校”的内涵,主要从“空巢学校”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范畴和判定“空巢学校”的标准出发,使人们对“空巢学校”这一现象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第三部分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空巢学校”的现状和成因出发,深刻剖析农村义务教育“空巢学校”的现状和成因,为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和解决的必要性打下铺垫。第四部分,结合以上所述给出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空巢学校”的定论,即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空巢学校”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仍然必须保留而且应该被很好地建设。针对农村“空巢学校”必须被保留的事实提出其被保留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五部分,给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空巢学校”被保留并得到很好建设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变革农村学校办学定位,恢复农村学校信心;社会资本的积极引入与学校自身的积极行动;构建以教育机会平等为原则的多元化办学路线;社会给予农村学校更多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学校建设;继续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重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强辍学监管力度;实行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乡村学校的辐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