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艺术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始彩陶艺术是人类史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几千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为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之前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马家窑文化是原始彩陶艺术最繁盛的时期,可以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时期,其中的半山、马厂时期也被称为半山马厂文化,当时已进入原始社会后期,蛙人纹是这一时期出土较多的彩陶纹饰之一,这一纹饰既具有像征性,又具有神秘性,正是彩陶文化末期和青铜时代将要到来时期的美学特征的体现。本文在全面分析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的基础上对蛙人纹进行较细致的分类,并勾勒出基本的发展演变图。结合半山、马厂时期原始先民的生活,分析蛙人纹的产生、发展、形象内涵及艺术特征。本文运用严谨的历史学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力求在坚实可靠的资料依据基础上进行美术学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过程中揣摩、理解文献材料;同时还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在对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进行细致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它的艺术源流、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特征。经过以图像谱系为基础的分析,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根据类型可分为头与四肢俱在的蛙人纹、只有头部和上肢的蛙人纹、省略头部只保留四肢的蛙人纹和折肢蛙人纹四类;根据形象可分为与蛙有关的蛙人纹、与人有关的蛙人纹、与蜥蜴有关的蛙人纹、与符号有关的蛙人纹、与圆圈纹组合的蛙人纹、与葫芦纹组合的蛙人纹、与水纹组合的蛙人纹、与点状纹饰组合的蛙人纹和与蝌蚪有关的蛙人纹9类。其产生是纹饰夸张、变形、组合的结果。早期多头与四肢俱在的样式,中期多只有头部和上肢或省略头部只保留四肢的样式,晚期多折肢纹样式,其发展具有连续性、变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特点。由于折肢纹样式的多样性,半山马厂文化之后的蛙纹、折线纹、回纹、卐字符号等都有可能和蛙人纹有关。蛙人纹与原始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并且体现了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日月崇拜等多种崇拜形式,可能还与原始历法有着一定的关系,有些纹饰体现出了对原始文字的探索。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既具有表象性又具有表意性。构图上与器型紧密结合,讲究和谐、对称、工整,采用自由的散点透视法,线条形式丰富,色彩运用简单,总体来说具有图案性的效果。蛙人纹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同时也和其它原始彩陶纹饰一样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其他文献
基于FT232R桥接芯片开发USB/UART接口是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适合大多数的USB小型系统的应用。本文先简单介绍FT232R芯片工作原理和功能,而后进行了USB接
跨国电子商务因即时、便捷、低成本的特点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其全球性、虚拟性也引发了大量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如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交易安全问题
保障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整个评估方案的
辣椒是发酵蔬菜中的重要原料,发酵蔬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发酵蔬菜的腌制原理是在5%—10%的高食盐浓度溶液中,利用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的有益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缓慢发酵
基于某一款汽车,在满足悬架相关性能合理的前提下,利用试验设计方法中的近似D-最优设计确定试验因素及其变化范围。结合"416-C"之设计X表绘制因素水平编码表,采用二次回归方
利用细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显色的原理,在M—H培养基中加入0.003%TTC作指示剂,改进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设计出一种试验成
五常法又称5S,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现场的组织工作、整顿工作,并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规范。而常整理、常组织、常清扫、常规范以及常提高的五常法的
作为我国重要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出现了公信力危机的现实困境。功能定位的偏离,制约着行政复议功能有效性的发挥,从而导致了危机的出现。通过制度旨趣的文本追溯和ADR制度实
<正>2009年在浙江省高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中,考核教师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中出了这样一道题: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求说出多种演示的方案(最好有自己的方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急于转变战事的日本为了对美国本土进行袭击,决定启用一项大胆的行动——飞象计划。该计划由日本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