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过程一直国际数学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许多大型国际比较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领域都存在学习策略的运用。数学学习本身就蕴含着一系列策略过程,学习策略评价正是PISA学习方法测量的核心。本文基于对PISA2012学习策略评价设计和结果的分析,希望从性别的视角揭示数学学习中的策略择用规律及因素影响过程,以便更清晰地认识数学学习的性别特点。以往的研究无论从文献分析还是定量研究都不可避免存在对象范围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借助国际评价项目。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以国际上大型数学测试PISA的结果作为切入点,并在基础上通过上海的个案分析,以进一步验证数学学习策略框架的合理性。本文就东亚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状况以及上海个案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主要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通过描述统计,了解东亚地区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各类型总体水平和一般现状,并与OECD水平进行对比;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东亚中学数学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使用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揭示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变量的性别差异以及与学习策略之间的交互作用。同样,描述统计了东亚各国与地区之间的数学学习策略总体水平,用卡方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索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变量的性别差异以及与学习策略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上海H学校的个案分析,着重了解该类学校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个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验证PISA数学学习策略测评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一些结论:男女策略学习的心理倾向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女生倾向使用记忆/复述策略,学习更多的是记忆或重复训练;而男生更擅长使用精细策略,尤其是男生学习数学更注重方法和应用。并且在日常生活应用和尝试新方法两类学习策略上,男生的数学学业成绩表现更为出色。从影响因素来看,学习策略对数学学业成就解释贡献率很小,中学生总体数学学习策略使用性别差异并不明显,性别主要是影响数学自我概念,而行为自我概念可以通过数学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业成就;失败归因的性别差异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的表现;数学焦虑感对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也是直接性的,焦虑感弱的学生成绩更好。尽管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参与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经常参与数学课外活动的学生成绩更好。研究表明,东亚各国和地区数学学习策略过程共性突出,个性差异也比较明显。与传统印象不同,东亚表现为“更会学习”。地域之间表现为,新加坡、香港和日本中学生中,女生在控制策略方面表现突出,数学学习注重元认知监控,而上海、台湾和韩国精细策略水平高于东亚整体,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运用。通过上海H学校个案分析表明,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策略不仅表现出上海五类学校的一般特征,在复述例题、日常生活的应用以及学习的用功程度这三方面更加突出,并且男女在数学焦虑感、自我概念等方面性别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