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一部分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顺应河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实行转型,对原有专业或增或减,在原有的师范专业的底子上设置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非师范专业,为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就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而言,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学科综合化历程相对较短,因为师范院校长期以来主要任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的重点学科大多集中在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学科上,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十分薄弱。如何抓好机遇实现新的内涵发展,设置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是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新时期和河南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师范院校设置专业应用转型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并且界定了本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从专业科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建设经费、“双师型”队伍以及监督体系等方面对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理清了当前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章对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其涉及到了专业的管理体制、系部间沟通、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第四章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和原则,并基于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的现实,探讨了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优化路径。本研究认为,河南本科师范转型院校要想在河南激烈的高校竞争中不被打败,发展自身优势,其专业设置必须遵循突出特色、适应社会、规模兼顾效益等原则。明确定位学校转型目标,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地方经济及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省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的要求为依据,挖掘学校自身优势,以当地中小学教育状况为背景,一方面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把师范类专业做优做精,保证其教学优势。另一方面,河南师范转型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需要举办非师范专业,并在对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上汲取师范生的教育优势,以此彰显出师范转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