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多延迟3DpCASL与CTP对烟雾病灌注评估的对比研究目的 通过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pCASL)与CT灌注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应用中的相关性分析,探究3D pCASL在MM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9例经DSA证实的MMD患者进行头颅CTP和多延迟3D pCASL成像。其中标记延迟时间(PLD)分别设为1500ms、1800ms、2500ms。圈画双侧大脑前、中、后及基底节的供血区,分别测得不同PLD时间ASL的脑血流量(CBF),CTP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采用K-S统计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ASL-CBF与CTP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DSA,将所有患者的血管分为病变组和正常组,分析病变组ASL-CBF与CTP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ASL三个不同PLD的CBF值有显著差异;(2)当PLD为 1500ms、1800ms、2500ms时,ASL-CBF分别与CTP的CBF、MTT、TTP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CTP的CBV没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255、0.569、0.088)。(3)在病变组中,ASL-CBF与CTP-CBF、CTP-MMT、CTP-TTP 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 CTP 的 CBV没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419、0.639、0.190)。结论 在烟雾病脑灌注的评估中,多延迟3D pCASL的CBF与(CTP-CBF、CTP-MMT、CTP-TTP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病变部位,多延迟3D pCASL的CBF也可作为脑血管储备(CVR)受损的指标。第二部分 3D-pCASL评估烟雾病STA-MCA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目的探讨磁共振双延迟3D pCASL灌注成像对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外科行STA-MCA术的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PLD时间分别为1.5s和2.5s的3D pCASL磁共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患者的术前术后ASL灌注表现,分析不同PLD时间,术侧与非术侧术前术后绝对CBF值与相对CBF的变化情况。结果44例患者中,行左侧搭桥24例,右侧搭桥20例,行第一次搭桥术30例,行第二次搭桥术14例,通过分析长短PLD时间的ASL血流灌注图,术前术后均能够动态观察脑血流灌注的动态灌注情况。不同的PLD时间,术侧与非术侧的术后CBF值都明显升高,术前术后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侧与非术侧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30(PLD1.5s)P=0.794(PLD2.5s)],术后-术侧与术后-非术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与非术侧的比值为相对脑血流量(rCBF),不同的PLD时间,术后rCBF值比术前明显升高,术前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PLD=1.5s与PLD=2.5s的rCBF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0.889、1.46、0.151);术后早到血流比例比术前早到血流比例明显升高,术前术后早到血流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延迟逆行血流的比例比术前延迟逆行血流的比例稍降低,术前术后延迟逆行血流比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6)。术前术后,早到血流比例与延迟到达逆行血流比例的差异都比较大(P<0.05),术后差异更大。结论双延迟3D pCASL可以动态显示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以有效的评估烟雾病患者STA-MCA术术后脑血流的改善情况,对评估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