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对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从中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并分析其中医治疗机理和现代药理。方法检索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生物医学期刊(中国期刊网、维普、CBM)发表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辨证、治法、用药归纳,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从中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成果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由高至低依次为湿热内蕴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虚湿热型、脾虚湿盛型、其它证型,分别为27.22%、19.28%、12.73%、9.38%、7.81%、6.89%、16.69%。相应治法为清热燥湿法、温肾健脾法、调和肝脾法、健脾益气法、健脾清利湿热法、健脾渗湿法和其它治法。各类药物用药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补益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解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32.55%、13.99%、10.80%、7.7%、6.38%、5.42%。补益药在药物整体分布中占最大的比例,其中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1.74%、22.18%、5.81%、0.87%。清热药中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分别为47.38%、39.52%、11.09%、1.61%、0.40%。理气类药物在整体药物分布中占10.61%。利水渗湿药中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分别为94.87%、4.76%、0.37%。收涩药中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分别为91.59%、8.41%。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分别为54.17%、45.83%。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湿热内蕴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虚湿热型、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中医治法为:清热燥湿法、温肾健脾法、调和肝脾法、健脾益气法、健脾清利湿热法、健脾渗湿法。各主要证型的常用治疗药物:①湿热内蕴型:多用黄连、木香、白头翁、甘草、白芍、黄芩、黄柏、秦皮、茯苓、白术、当归、大黄。②脾肾阳虚型:多用党参、补骨脂、甘草、吴茱萸、五味子、茯苓、水香、诃子、肉桂、附子。③肝脾不和型:多用白芍、白术、防风、陈皮、柴胡、甘草、茯苓、党参、木香、枳壳、黄芪、薏苡仁、当归。④脾胃虚弱型:多用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山药、白扁豆、砂仁、黄芪、陈皮、木香、莲子。⑤脾虚湿热型:多用白术、党参、木香、黄连、甘草、茯苓、薏苡仁:、黄芪、陈皮、白芍、黄芩、山药、法夏。⑥脚虚湿盛型:多用白术、茯苓、党参、薏苡仁、甘草、木香、砂仁、山药、陈皮、白芍、白扁豆、黄芪、藿香。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归经以脾、胃、肺、心、大肠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平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