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经过属间杂交,人工合成的新型作物,对不良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小黑麦抗逆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寒、抗病、耐盐碱等方面,对其抗旱性的研究报道很少。在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之际,研究小黑麦抗旱的分子机理,对于培育抗旱小黑麦新品种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本实验选取抗旱性较强的小黑麦品系H01-4为材料,以较抗旱的春小麦品种新春2号作参照,用30%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环境,对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分别于0h、24h、48h、72h、复水48h、胁迫48h取样,进行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包括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Pro)含量,芽鞘长,主胚根长;采用SDS-PAGE研究干旱胁迫下全蛋白的变化,为差异显示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进行DDRT-PCR。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30%胁迫浓度对小黑麦和新春2号影响均达显著水平,本实验采用胁迫剂浓度为30%PEG-6000。2.水分胁迫明显抑制了胚芽鞘和主胚根的生长。从胚芽鞘长度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小黑麦胚芽鞘长相对变化率高于新春2号,小黑麦主胚根长受胁迫的影响较小,表明小黑麦的抗旱性较强。3.脯氨酸的积累能力与抗旱性成正相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旱性强的小黑麦脯氨酸含量积累高,其保水能力强,则能够维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4.通过对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小黑麦H01-4有5条带发生了变化,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一条带消失,一条带含量增强,并且诱导出3种新蛋白带,新春2号两条带只发生了量的变化。5.用3种锚定引物,8种随机引物组成24种引物组合分别对小黑麦和小麦两种作物的对照及24h、72h胁迫下的叶片进行DD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物组合,不同作物共产生出了104条差异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