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固体激光器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科技研发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受热效应的影响,存在输出功率受限、出光质量降低和安全风险等问题。随着高功率激光器的迅速发展,采用微通道冷却系统的直接液冷固体激光器由于其换热能力好、输出功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依据某小型直接液冷固体激光器的实际参数,建立液冷系统的微通道和增益模块计算模型,并采用FLUENT等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激光器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科技研发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受热效应的影响,存在输出功率受限、出光质量降低和安全风险等问题。随着高功率激光器的迅速发展,采用微通道冷却系统的直接液冷固体激光器由于其换热能力好、输出功率高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依据某小型直接液冷固体激光器的实际参数,建立液冷系统的微通道和增益模块计算模型,并采用FLUENT等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相关参数对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增益模块的热应力和光程差分布,分析增益模块的优化参数和安全性因素。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模拟结果表明,测试段高度增大、壁面相对粗糙度增大、入口段收缩比增大均会使转捩雷诺数增大;薄片热负荷对流动转捩点无影响,热负荷、测试段高度增加均会使换热效果降低,且在每一热负荷下均存在最小流体雷诺数即最小流速,低于最小流速不利于激光器的安全运行;通过正交模拟试验得到微通道的最优设计参数组合为:测试段高度0.5mm、壁面光滑、入口段收缩比为9,此时的转捩雷诺数为3100。增益模块热应力的热流固耦合模拟结果及光程差计算结果表明,当热负荷为800W、雷诺数为3100时,微通道内流动为层流状态,此时薄片所受最大Von Mises应力为328.77MPa;由于冷却液与薄片各自温度梯度引起的光程差相互抵消,造成整个温度梯度引起的光程差除边缘外分布比较均匀、而薄片热变形引起的光程差分布与薄片变形分布规律相似,整体呈S形,有明显的波峰与波谷,故总光程差分布不均匀,峰谷值为0.428μm。增益模块参数优化和安全性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微通道流体逆流流动可以减小冷却流体引起的光程差的不均匀分布,使总光程差显著下降;雷诺数增大、热负荷减小会使薄片所受最大应力减小、增益模块光程差峰谷值减小;薄片所能承受的最大热负荷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当雷诺数为3100时,薄片热负荷应限制在800W以下。综上,在不影响微通道物理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大测试段高度和入口段收缩比(入口段长度一定)、尽量使壁面光滑,冷却流体流速尽量接近转捩雷诺数,热负荷不可超过薄片所能承受的最大热负荷,由此可实现激光器冷却系统的高效换热要求,并保证激光器能安全平稳运行。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直接液冷固体激光器增益模块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缓解该激光器热效应提出了可行方案。
其他文献
对壳聚糖进行降解处理,提高其功能活性,是改善壳聚糖应用的主要途径。脉冲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高级氧化降解技术,已经被证明对壳聚糖具有显著降解效果。但是,只是进行了降解时间对壳聚糖特性的影响研究,pH值和极板间距作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并没有相关报道。此外,也没有关于降解处理对壳聚糖流变行为影响的相关报道。因此,本论文以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为降解技术,关键工艺参数pH值和极
挑流消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泄水建筑物,为增加泄流能量的快速耗散,不同体型的挑流鼻坎应运而生。陈旧的经验公式已不适用于描述各种复杂挑流鼻坎的水力特性。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新型消能工挑射距离等水力特性的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公式推导、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展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挑流消能的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针对普通差动式挑坎水舌仅有横向扩散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纵向错落差动式挑坎结构,并对其挑流消能水力特性进行
深县凹陷属于冀中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冀中坳陷的南部,属于渤海湾盆地西北部半地堑群的一部分。其是在华北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之后的右行扭张构造应力作用
Izanagi板块在晚中生代向NW前进式俯冲于欧亚板块东部之下,诱发形成了燕山构造带一系列挤压构造,然而构造的具体形成时间以及弥散分布于燕山构造带的山间盆地的控盆构造属性、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基于对北京北部千家店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的沉积作用、物源及盆缘、盆内构造的精细研究,认为: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分为三段,第一段以砾岩和泥岩为主,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
荧光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的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合成方法多样、表面易功能化、发射波长可调谐、光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且毒性低等优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荧光纳米颗粒的金属纳米簇以及碳量子点等,具有合成粒径小、光致发光稳定、量子产率高、荧光稳定性强、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在物质检测和化学成像领域前景广阔。本文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纳米复合物比率荧
本文主要针对Stokes特征值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反迭代(反幂法)混合有限元法及多水平子空间迭代法,采用的是P_2-P_0混合有限元空间,首先给出Stokes方程边值问题的混合有限元的离散变分问题,在网格上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利用了以LSC-DGS为磨光子的多重网格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最优线性工作量,即迭代次数与问题规模无关.接着针对Stokes特征值问题设计出基于残量型后验误差指示子的自适
精确求解一直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的重点乃至难点,而耦合多分量可积方程的求解问题更是研究孤立子理论的热点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多分量可积方程:Mel’nikov方程以及M
作为常存在于高演化体系下的花岗岩“四分组”效应,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中部拉萨地体北缘、北拉萨地体南缘尼玛地区卓嘎普花岗岩基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以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卓嘎普花岗岩基主要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这些样品均具有高硅、高全碱、高钾等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根据稀土元素特征,这些样品可分为两组:组I稀土元素为不具有“
内蒙双尖子山Pb-Zn-Ag矿床位于黄岗—甘珠尔庙银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北段,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银矿床,已查明主、共生矿产资源储量银金属量15474.42吨;铅金属量39.22万吨;锌金属量152.30万吨。双尖子山Pb-Zn-Ag矿床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还不明确,有关双尖子山矿床银的赋存状态、搬运形式和沉淀机制等问题尚未系统研究。本文在详尽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使用电子探针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工业过程逐渐趋于智能化和复杂化,为保障工业过程的安全可靠,过程监测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是目前该领域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其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