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设翼墙RC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极震区域内,大量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出现整体倒塌型破坏,造成难以承受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从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和实际震害出发,针对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出现强梁弱柱破坏的层屈服机制提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带翼墙框架结构的实际震害和振动台模型试验肯定此类结构的极震抗倒塌能力,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和加固的提供了可靠依据,具体工作如下:  1.介绍现有框架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理论,即依靠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受弯延性和良好的整体屈服机制实现小震下的弹性设计来抵抗大震而不倒塌。  2.整理震害调查,客观展示了RC框架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倒塌模式,即柱端形成塑性铰导致薄弱层出现,最终结构因不能承受上部重力荷载而出现倒塌。  3.以北川县城一栋抗震良好的带翼墙底框结构为原型,仿照其底层翼墙设置,结合实验室条件选取适当的相似比例关系设计并建成一栋带翼墙框架结构模型,用以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此类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4.地震模拟试验中逐级增大振动台面输入地震波峰值至1.25g,之后继续输入五次峰值小于1.25g的地震动。宏观震害情况表明模型破坏主要出现在翼墙底部和一、二层与翼墙相接的框架梁上,呈现出整体屈服机制。通过分析模型在试验中的地震响应得到带翼墙框架结构可承受0.87W的水平荷载,对应1/50的整体位移角,表现出加设翼墙后框架结构良好的超强地震下抗倒塌能力和可靠的冗余度。  5.基于以上调查、试验分析结果,证实了加设翼墙后框架拥有良好的整体屈服机制和充足的侧向承载能力,可有效防止框架结构发生倒塌破坏,为框架结构抗倒塌设计、加固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研究资料。
其他文献
目前钢管混凝土可缩性支架仍沿用U型钢可缩性支架的接头方式,致使钢管混凝土支架优良承载性能得不到发挥、总体承载能力不高。现提出一种沥青胶砂可缩性接头,接头样式为用两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充分掌握CFRC材料与结构构件力机敏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基于CFRC的健康监测及损伤评估系统,并在实际的工程结构中加以应用.围绕这一主题,本文在以下六个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是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和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该文针对电厂结构中常出现的框架异型边节点(变梁载面、变柱截面)进行分析研究,共对
本文通过两榀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体系组合构件的反复水平加载试验,分析研究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着重讨论了预应力次扭矩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水平
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问题是土木工程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突破规范规定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而通过其他简单可行的措施将裂缝宽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地震预警是高速铁路防震减灾的重要手段,可为高速铁路地震紧急处置提供信息,减轻直接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本文面向中国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的迫切需要,以日本K-net强震动观测记录
淮南矿区在深度300-400m之间通常赋存有一层厚度为30-50m的钙质粘土层,该粘土层由于其具有导热性能低、可冻性差和膨胀性大等特点,在井筒冻结施工至该层位时经常发生冻结管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金额较大、涉及的内容特别复杂、合同履行期较长、风险高、易受法律、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合同纠纷,给合同当事人造成重大的损失
该文在计算中选取了两种常用的工作井:圆形工作井和矩形工作井,在对圆形工作井的计算中,不考虑工作井与土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在对矩形工作井的计算中需考虑工作井和土体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