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综合管理策略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稻(Leersia japonica (Makino) Honda)为禾本科假稻属草本植物,适生于湿地和田边。近几年,由于栽培制度和耕作方式的改进以及缺乏有效防除药剂,假稻在上海地区直播稻田中蔓延迅速,局部区域已形成危害,难以防除,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地预测该杂草的入侵潜力和生态风险,本文研究了假稻种群分布格局、不同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温度和土壤水分和机械切割等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假稻对重金属Cr3+的富集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野外调查了金华市郊荒弃水稻田和沟塘湿地假稻及其伴生杂草的生态重要值,计测了假稻及其伴生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分别采用最小生成树法(Minimal spanning tree,MST)和主坐标排序法对假稻及其伴生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关系进行了二维排序和最小生成树分析。结果表明:①假稻的生态位宽度为0.6434,棒头草(0.7957)、蔺草(0.7326)、扬子毛茛(0.6728)、双穗雀稗(0.5734)和空心莲子草(0.5340)等与假稻的生态位宽度相近,说明假稻与这5种杂草一样,也是本地区生态适应性强,危害较重的杂草种类;②与假稻生态位重叠较大的有棒头草(0.5310)、菵草(0.5131)、双穗雀稗(0.5011)、空心莲子草(0.3199)、扬子毛茛(0.284)、水苦荬(0.2774)等,从基于假稻与其伴生杂草生态位重叠值的二维排序图和最小生成树上可以看出,假稻与棒头草、菵草、空心莲子草和双穗雀稗等杂草位于排序图相近的区域,这说明假稻与这些杂草之间生态相似性较大,种间竞争也比较激烈。(2)测定了自然条件下假稻上海嘉定种群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草甘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并与采自浙江金华北山非农田生境(没有使用除草剂)的假稻种群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①自然条件下假稻的实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8.10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在3.21-2.7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34-1008μmol·m-2.s-1,反映出假稻是一种耐荫杂草,但同时也能较好地适应阳生环境;②假稻嘉定种群的光合能力大于浙江金华种群;③嘉定种群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总体上高于浙江金华种群。(3)通过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失水处理时间和不同强度的切割对假稻根状茎成活率、叶片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假稻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很好的适应旱生环境;②假稻失水处理后,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随着失水率的提高而升高,且对假稻的成活率和株高的影响不明显,有的处理还促进假稻植株高度的生长;③切割能极大增加假稻的新生植株数,强度越大,增加越明显,因而无法达到防除的目的。(4)以假稻为材料,在昼/夜温度分别为35/30℃(高温处理)、25/20℃(常温处理)和10/5℃(低温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胁迫对假稻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假稻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高温和低温两种逆境下假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其中低温胁迫下假稻叶绿素含量降低的更为明显,对假稻的伤害更大;②与适温相比,高温和低温处理,假稻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都有明显的增长,且高温胁迫下,假稻叶片内的脯氨酸积累的更多,说明假稻对于高温胁迫具有更好的抵御能力,更能适应高温区域;③不同温度胁迫下,假稻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低温处理>常温处理>高温处理。说明低温胁迫对假稻的伤害作用更为明显,而高温胁迫下丙二醛含量低于常温,说明假稻比较耐高温。(5)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对假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①假稻的单位叶面积干重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②假稻根冠比、叶片的水分利用率、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假稻对土壤水分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③假稻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AMD含量升高,土壤越干旱,这3个指标上升的越大,但是假稻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AMD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假稻根系而干旱的能力大于叶片。(6)通过模拟Cr3+污染环境下假稻不同部位Cr3+含量,以及光合、抗逆生理和根系形态学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0-40 mg.L-1的Cr3+浓度范围内,假稻根茎和叶中铬的含量随铬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升高,在培养液中铬浓度为40 mg.L-1时,根茎中铬含量高达2292.00 mg.kg-1,其生物富集系数为57.30;②浓度为10-40 mg.L-1的Cr3+处理对假稻的叶绿素a和b含量、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LS)和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③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呈单峰型,在20mg.L-1的Cr3+时假稻叶片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④随着Cr3+浓度的升高,假稻根系的根尖数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而根表面积(相对于对照组)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假稻的根茎对Cr3+有很强的富集能力,且对Cr3+有较强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有其光合生理和根系形态学上的基础,说明假稻在净化铬(Cr3+)污染的水体环境上很有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长片段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序列。LncRNA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蛋白质翻译水平调节生物体基因的表达,并具有发育阶段和细胞类型特异的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在环保、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展高性能的分离膜始终是其核心与关键所在,膜材料的性质是决定膜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新型的膜材料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具有单层原子厚度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材料,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积及超薄的分子厚度使其作为分离膜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氧化石墨烯表面带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可被化学
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珍稀的中药材,由于具有滋补强身、抗衰老、抗微波辐射、调节内分泌系统、抗缺氧等药效,已被大量采挖,目前该种群已处于近危状态,并列入我国物种红色名录。本研究在海拔4070—4640m之间,共设置19个海拔带(包括不同坡向的同一海